第1078章 攻灭大理(六)(1/2)
当李俊带领着火炮船队出现在白藤海时,大越李朝一下子就冷静了起来。
主政的杜英武连忙派遣使者慰问,小心翼翼地表示,下国是不是与上国有什么误会?上国船队前来,是要消灭哪个不听话的番邦,李朝情愿派兵协助。
李俊表示没什么大事,只是大理国不遵王化,朝廷有意出兵训斥一二,为免在外华商人身安全受损,朝廷特令南海水师加强巡视。
所以这一次只是南海水师例行的巡视南海诸水域岛屿,并无意用兵。
这一番说辞自然是无法安抚李朝的,但杜英武也不敢妄动,这些年中原海贸昌盛,连带着从李乾德在位时就表现得相当恭顺的李朝也沾了些光。
朝廷在占婆国东南海域的昆仑岛大搞昆仑奴贸易,甚至吸引了一批大食海商,专门为中原船队提供阉割昆仑奴服务。
大食人在实力最强盛时,就已经从非洲东部、大概后世索马里一带发起了黑奴贸易,售卖给本国王室为阉奴和太监,所以阉割奴隶他们熟悉的很。
李朝与占婆国对中原最大的商品出口是粮食和木材,其次是国内的各种矿藏。中原就仿佛一个巨大的无底洞,用各种工业产品换取低级产出,再通过技术加工返销。
实际上前宋时期由于占城水稻的传入,从岭南向北不断普及,如今已经推广到了几乎整个长江以南流域,而且向淮南地区推广。
占城水稻生长成熟期短,即便最近二三十年北方气温降低也影响到了江南,但浙江、江南诸行省的粮食产量仍旧维持了与前宋时期的巅峰水平。
而李朝与占婆国所占据的红河、湄公河两个三角洲,土地面积与太湖流域差不多,两国的粮食产量却比大半个江南、岭南还要高。
所以两国的粮食价格极贱,到了洪武十一年时,李朝大约七分之一的粮食都被外售给中原,占婆国更加夸张,大约五分之一的产出都被贵族们卖掉了。
毫不夸张地说,单单朝廷从李朝与占婆两国低价采购的粮食,就已经能够填充天下各县近四分之一的常平仓了。
李朝也有明白人,有一批有眼光的官员们都觉得,长此以往,李朝便沦为中原的粮食产地,甚至有一些野心之辈,又惦记起了广西行省。
因为在唐朝灭亡之后,交趾故地的一系列政权的官方叙事中,岭南本就属于“越人”的,“大越李朝”国号中的“大越”,就代表了李朝对“越人”故土的所有权。
一想到丁朝、李朝与中原发生过的战争,总有些人热血沸腾,觉得可以重演侬智高作乱邕州的故事,但南海水师黑色的船队很快就让他们冷静了下来。
汉军在大理国内不断推进,李俊就带领着船队停泊在白藤海口附近不走了,这让杜英武心中更加慌乱,他实在搞不清楚李俊或者说那位远在开封府的中原皇帝到底想着什么。
大理国是内陆藩属国,水师的唯一协助任务,是从李朝、占婆国采购粮食,运至广西宁越府,走陆路送往前线以补充粮草,是没有参战机会的,所以李俊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看着李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