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实在是倒霉。(2/2)
武陵渔夫,不小心闯进了桃花林。他是个打渔的,对水路能不熟吗?可怎么就迷路了?定居在这儿的渔夫,四周的水域应该了如指掌才对,那陌生的桃林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猛一看还挺像个隐居的好地方。但实际上,压根儿就没桃花,就是一乱葬岗。那儿埋的人太多了,他们心里的意念干扰了渔夫,让他眼前出现了幻觉。一村子的人,早就忘了自己在秦朝战乱中已经死了。他们脑子里还都是秦朝的印象。那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大概就是幻境。渔夫跟他们讲了晋朝的事儿,他们才如梦初醒,“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明白过来自己已经不在人世了。
渔夫的幻觉
渔夫,看到桃花林的时候,就开始产生幻觉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他以为找到了山,恐怕是船撞上了暗礁。文章里写他走到水源尽头,一眼就看见了山洞。山洞洞口小得可怜,得走个几十步、几十米才宽敞点儿。里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那他是怎么在洞外一下就看见隐约的光的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很多人都说,快死的时候看到远方有个亮光在指引。这个渔夫看起来就像是快要死了。那所谓的“及郡下,诣太守”,大概是给太守托的梦。按理说,他回来一路上都做了记号,应该没错才对,结果他们不仅没找到那地方,还迷了路。像不像“鬼打墙”?活人找死人,这不白费劲儿么。
刘子骥之死
那个南阳的刘子骥,这哥们儿兴致勃勃地去找桃花源。结果非但没找到,回来后不久就病死了。
他是看见了什么?为什么会突然大病呢?又突然就死了呢?
说不定刘子骥还真找到了桃花源。可那地方哪儿是什么世外桃源啊,到处是尸横遍野、炼狱一般的惨象。
他一看那景象,直接就给吓傻了,回家后就一病不起,最后死了。反正桃花源记背后的真相啊,恐怕没那么简单。
再说里面说到小溪两边,只有桃树,还开着桃花呢。知道桃树有啥用吗?辟邪的!古时候都知道桃树能挡阴阳两界。
清明节前后,满天飞的桃花就像撒的纸钱一样。可原文里桑树茂盛,并不是四月啊,怎么着也得是七月了。
古怪的村落
这村里的小道儿,家家户户都通着,每家都拿出吃的来招待那渔夫。
注意了啊,“阡陌”这俩字儿,还有“通向坟墓的小路”的意思。
那些吃的,搞不好就是祭品。那所谓整齐的屋舍,说不定就是一排排的坟堆。
桃花源那“先收窄再宽敞”的结构,跟墓室结构简直是一模一样。
还有一点,桃花源里这些男女穿的衣服,这就更不对劲儿了。
这些自称秦人世隔绝了500年,口口声声说自己不知道有汉朝。他们的衣着怎么就跟外面的人一模一样呢?这可能么?
晋朝的衣服和秦朝可不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你说这衣服哪儿来的?只能是外头人烧给他们的!
故事真相
桃花源记,兴许不是美好生活畅想,倒像是个鬼故事:
武陵渔夫不小心触礁失魂,一不留神进了古墓的窄道。
渔夫出现了幻觉,满眼只见白骨成堆,耳朵里是野兽乱嚎,嘴里尝的哪是酒食,分明是腐烂的祭品。
归西之后他给太守托了个梦,太守倒是积极,带着人马就去了,结果成了“鬼打墙”,白忙一场。
刘子骥听说了也想凑热闹,说不定还真给他找到了,可结果惹了一身鬼气,一命归西。
古时候选墓地,讲究的是依山傍水,还得种桃树来辟邪。不过,葬经上却写着门前种桃树桑树不吉利,说是会聚阴气。
老百姓可不会在家边种这两种树,古人都迷信这个。
桃花源里呢,既有古代墓道的样式,又有桃树桑树,这是个村落还是个坟地?想想都让人瘆得慌。
最后朝廷官吏想去考察桃花源,却怎么也找不到。渔夫死后,这消息也无人再过问。这是不是让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