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也说 > 干嘛要抽背啊。

干嘛要抽背啊。(2/2)

目录

然而,胜利的喜悦未能持续太久。为了争抢战功,两位将领贸然推进,没有与负责策应的徐学功部队协同作战,导致清军被敌军包围,并遭到猛烈炮击。

冯桂增在混战中壮烈牺牲,额尔庆额带着残部狼狈撤退。这场鲁莽的突袭,不仅未能攻下玛纳斯,反而让清军损失惨重。

第一次攻城失败后,清军吸取了教训。

总兵孔才和徐学功迅速调整战术,再次向玛纳斯北城发起进攻。这一次,双方配合默契,进展比预期更为顺利。敌军因承受不住清军的猛烈攻势,弃城而逃。

玛纳斯南城是敌军的核心防线,这里不仅集结了大批精锐部队,还设有众多炮台和坚固的防御设施。

清军指挥官金顺带领主力部队发起猛攻,以火炮轰击城墙。然而,敌军在城墙后顽强抵抗,密集的炮火和乱箭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攻城部队死伤惨重。

总兵李大洪、熊佑林接连战死,数百名士兵在城墙下倒下。面对如此惨烈的场景,金顺不得不下令暂时撤退,以保存实力。

数日后,清军发起第二轮进攻,这一次采用了侧翼偷袭的战术。

然而敌军早有准备,他们不仅强化了城墙防御,还利用高地优势居高临下发动反击。

清军副将胡辉群在冲锋中壮烈牺牲,士兵死伤人数再创新高。这一次,清军损失惨重,却依然未能攻下南城。

意识到正面进攻的难度,左宗棠决定调派援军增援。着名将领董福祥率领部队赶赴玛纳斯战场,迅速加入战斗。

在增援部队的配合下,金顺再次组织全面进攻。然而敌军的抵抗仍然极为顽强,街巷之间充满了血腥的拉锯战,死伤者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这一阶段的战斗持续了数月之久,清军屡次进攻,敌军却始终不肯投降。直到敌军粮尽援绝,南城才终于出现崩溃的迹象。

金顺抓住这一机会,发动了最后一轮总攻。城内残存的敌军试图突围,却被清军围追堵截,大部分人丧命于乱军之中。南城终于被攻克,玛纳斯之战以清军的胜利落下帷幕。

战斗中,共有六位总兵壮烈牺牲,包括冯桂增、李大洪、熊佑林等,他们都是清军的顶梁柱。此外,还有数十名高级军官战死沙场,士兵死伤更是难以计数。

这些牺牲让整个清军上下都深感痛心,却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完成收复新疆大业的决心。

北疆平定后的收获与代价

随着玛纳斯之战的胜利,左宗棠率领的清军在北疆的战场上取得了至关重要的突破。

敌军在北疆的主要据点相继陷落,清军一路高歌猛进,将阿古柏在北疆的势力彻底肃清。

这场胜利并没有让西征轻松多少,胜利的背后是无数将士的鲜血,是清政府巨大的财政负担,也是无数将领因战死沙场而空置的职缺。

北疆的胜利让清军士气大振。左宗棠决定乘胜追击,尽快结束北疆的战斗。他派遣刘锦棠率领主力部队,在玛纳斯之战后的一个月内快速向乌鲁木齐发起进攻。

乌鲁木齐战役的展开出乎意料地顺利。刘锦棠率部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乌鲁木齐。清军在此缴获了大量粮草、武器和物资,为后续战事提供了强有力的补给支持。

在玛纳斯和乌鲁木齐两场战役中,清军损失了数千名士兵,其中包括多名高级将领。

那些战死的将士中,许多人本应是左宗棠实现未来规划的重要依仗,他们的牺牲让清军的实力和士气都受到了影响。

更为沉重的是,北疆战事的高昂费用几乎耗尽了清政府的财力。仅在粮草运输上,清军每年就需耗费近200万两白银,这还不包括军饷、武器采购和其他开支。

左宗棠深知,北疆的平定只是收复新疆的第一步,南疆的战事才是这场征战的最终关键。

在北疆战事结束后,他迅速调整策略,为下一阶段的战斗做准备。

他下令加固清军占领的城池,将玛纳斯、乌鲁木齐等地改造成军事据点,为即将展开的南疆战役提供后勤保障。

同时,他加紧粮草储备,修筑运输线路,并向朝廷申请额外拨款。

北疆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成功,也是战略上的重大转折。通过这场战斗,清军掌握了新疆的北部门户,彻底扭转了此前敌强我弱的局面。

与此同时,清政府通过北疆的平定,向外界展现了其扞卫国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这种决心不仅赢得了国内民众的支持,也让列强对新疆问题的干预有所收敛。

在北疆战事结束后的数月内,左宗棠反复调整南疆的作战计划。他制定了“急战缓进”的策略,要求清军以稳为主,逐步推进。

同时,他对士兵们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重点强化在复杂地形中作战的能力。此外,他还调整了部队的编制,将受伤和疲惫的士兵送往后方休整,补充了大量新兵,以保持部队的战斗力。

北疆的胜利带来了清军暂时的喘息机会,但也提醒着他们未来的挑战依然严峻。

左宗棠深知,北疆的胜利只是收复新疆这场战争的开始。接下来的南疆战事,不仅将决定清军能否彻底平定新疆,也将成为他军事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考验。

结语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役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悲壮史诗。这场战争不仅扞卫了国家的疆域完整,也向世界宣示了中华民族扞卫领土的决心。

这场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六位总兵战死,数千官兵埋骨疆场,清政府为此耗尽了大量财力。然而,这一切都换来了新疆的回归,换来了清朝版图的完整。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左宗棠和他的将士用行动证明了何谓忠诚与担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