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华妃重获盛宠(2/2)
玉心心中暗自嘀咕,皇上着实厉害,向来嚣张跋扈的华妃,竟在一夜之间被皇上哄得性情大变,赶忙回话,“娘娘放心,奴婢定会尽心尽力,为娘娘周全。在皇上心中,娘娘是最重要的。在娘娘心中,皇上亦是最紧要的。皇上与娘娘心心相印,彼此挂念,奴婢是由衷地为娘娘感到欣喜。”
华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你这小嘴愈发伶俐了,还不快去小厨房看看本宫让人为皇上炖的参汤怎么样了,稍后送去养心殿给皇上。”
华妃复宠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六宫。接下来的一个月多里,华妃几乎占据了皇上一半的夜晚,惠妃侍寝四日。
尽管皇上对丽嫔的浅薄很嫌弃,但她那年轻貌美的身子,却很合皇上的口味。白日里,皇上处理完政事就去看有孕的安陵容和昭嫔,偶尔也会探望温宜。
沈眉庄对皇上彻底失望,再也不想争宠,一直想找到一个靠山。她原本打算去侍奉太后,以求得到庇护。然而,皇上下旨禁止她前往寿康宫。
太后知道甄嬛小产后一直郁郁寡欢,还惹得皇上不快,虽然甄嬛还只是个答应,可太后想到甄嬛那张与纯元相似的面容,不禁心生怜悯,终是宣召甄嬛前往寿康宫。
太后看着甄嬛就像是看到昔日的纯元,语气温柔地劝慰甄嬛,“瞧你这脸色一点血色都没有,人这样憔悴,想必还在为那个白白没有了的孩子在伤心呢,年轻不经事,女人的容颜比树上的花凋得还快,一点也经不得老,老了再好的容颜都没了样子,想要回头,谈何容易啊!这些日子,你只顾着自己的丧子之痛,你想过皇帝吗?若你没有想着皇帝,这次你没有了的只是个孩子,下一回便是你自己。”
甄嬛轻声说道:“臣妾知罪。”然而,她的心中却丝毫没有觉得自己有过错,对华妃的恨意愈发浓烈,同时也对皇上的薄情感到伤心。
太后一眼便看穿了甄嬛的心思,她明白甄嬛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再次劝解道:“别知罪不知罪的,打理好自己,再打理好皇帝,哀家才安心啊!”
甄嬛脸上并没有显露出丝毫听进去劝诫的模样,只是淡淡地回道:“是。”
太后无奈地叹息一声,“你先回去歇息吧,听哀家的话,不要再伤心了。”
夜晚,甄嬛全神贯注地练着字,一旁的佩儿满脸焦急,忍不住开口问道:“小主,您怎么又写上了?”
甄嬛缓声道:“太后教的,写字能静心。”她的目光凝视着眼前的宣纸,仿佛在字里行间寻找着内心的宁静。
佩儿心中充满了无奈,她深知主子的固执,可如今她们在宫中的处境实在不好,然而自己身为一个奴婢,主子不愿意振作,她又能怎样呢?
皇上去太后那里请安时,太后一脸忧虑地说道:“鹂答应的事情,着实令人心痛。你也应该多去探望她,以表安慰。”
皇上想起甄嬛,心中不禁涌起一阵不快,不由地皱起眉头,冷声说道:“并非儿子不愿去探望她,只是她心结难解,言行无状。儿子已经罚她抄写女则。女训与宫规。这后宫之中,没有一个嫔妃像她这样处处忤逆朕。”
太后轻轻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这就是鹂答应的不是了。身为嫔妃,应当以侍奉君上为重,个人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既然如此,不妨暂且不去看她。她若有慧根,自然会慢慢领悟其中道理的。”
皇上想到甄嬛就觉得厌恶,“儿子也是如此打算的,不然后宫嫔妃人人效仿,君威何在?”
“那就好。如今昭妃和安贵人都身怀有孕,只要她们能够平安诞下孩子,也可稍稍慰藉皇帝接连失去两个孩子的伤痛。只是华妃这性子实在是过于张扬,后宫之事,还是需要……”
皇上一听便明白太后的意图,不悦地打断太后的话,“皇额娘不必再说了,华妃犯错,朕已经责罚过她。想必经过此次教训,她也会收敛心性。再者惠嫔一向贤惠得体,有她协理六宫,皇额娘不必担心。皇额娘刚才还提及昭妃和安贵人腹中的孩子要平安降生,若朕将皇后放出来,这两个孩子又如何能安然出生呢?再难听的话,儿子也不愿多说了。”
太后没想到皇上的话说得如此直接又不留情面,她刚想为皇后辩解几句,皇上冷漠地说道:“时辰不早了,儿臣还要回养心殿批折子。”
说罢,皇上行了个礼,便转身离去。望着皇上渐行渐远的背影,太后眉头紧锁,满脸忧虑。
一旁的竹息见状,轻声劝慰道:“太后不必为皇后的事情过于忧心。”
太后轻叹一声,无奈地说:“皇后若是早些听从哀家的劝告,也不至于落到如此田地。皇上对华妃的宠爱,实在让哀家放心不下啊。”
竹息继续劝道:“皇上虽然对皇后残害皇嗣一事生气,可也没有废了皇后。皇上心里还是顾忌纯元皇后和太后的,只要皇后还在这个位置上,就不会被人轻易取代。”
太后觉得心烦不已,“若不是哀家还在,宜修怕是早就难保皇后的位置了,哀家不是不知道宜修心狠手辣,可是乌拉那拉氏实在没有合适的人可以坐上这个位置。为了乌拉那拉氏的荣耀,哀家只能这么护着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