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外邦异族的死活,与我何干(2/2)
将门犬子的几率,要远远强过将门虎子的几率。
在这些将门世家只有零零散散,几个SR级别人才的时候。
文官士大夫们却可以通过寒窗苦读,科举选拔,挑选出一个个SSR。
这些人会彼此联姻,跟士绅地主相互勾结起来。
钱袋子,笔杆子变得越来越强,而皇帝手里的刀子,却随着成平日久变得锈迹斑斑。
长此以往下去,笔杆子跟钱袋子有了自己的想法,私下悄悄联合起来,拉拢,扶持属于自己的刀子。
从而找机会架空皇权,让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一个盖章工具人,自然也只是时间问题。
赵佶纤细的娥眉紧锁了起来,整个人都感到一阵的焦急。
毕竟留给大宋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多了,如果她不抓紧现在的机会,赶快扭转大宋的局面。
一旦等晁盖,宋江等人这批战功卓越的武将老去之后,再想压制文官士大夫,去改革变法,可就难如登天了。
可怎么做才能扭转这悲剧的未来呢?
靠外戚,宦官,或者军阀,那更行不通,大唐的坟头草都两米高了,自己怎么能重蹈覆辙呢?
可是除了这些之外,自己还有什么办法?
赵佶仿佛感觉自己被绑在柴房里,眼睁睁的看着大火朝着自己烧来,可是却没有任何办法。
这种明知道自己死期将至,却没有任何办法阻止的感觉,实在是太绝望了。
赵佶沉吟许久后,美眸期望的看向面前的男人:“既然皇帝手里的刀子,注定会慢慢生锈腐蚀,失去压制文官的能力,那又什么办法避免吗?”
潘金莲淡淡一笑:“当然有,只要隔个三年五载的便发起一场战争,来磨炼军队,不断选拔人才不就好了。”
赵佶满脸苦笑道:“公子说笑了,中原战乱动荡之下,不知道多少人流离失所,赤地千里,而且战火一启,每天花钱如流水,对朝廷负担太大,岂能轻言战火?”
潘金莲却神秘的一笑:“谁说打仗只会花钱,只要运用得当,战争不但不会对朝廷造成负担,反而会给中原带来繁荣。”
“打仗还能赚钱,促进中原繁荣,这…这怎么可能?”赵佶不可置信道。
潘金莲嘿嘿一笑:“你莫非忘记自由贸易了吗?”
赵佶神色一愣:“自由贸易?”
潘金莲晃了晃手中的酒盏,笑着说道:“我们可以跟周边邦国贸易往来,不但可以卖她们货物,还可以在她们朝廷没钱了,借给她们一些高利贷。”
“让她们用这些钱,来购买我们大宋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来促进我们民间作坊的繁荣。”
“等于说钱转了一圈,只是从我们左口袋,跑到我们右口袋了,没有任何损失。”
“外邦之国要是没钱还不起了,也没关系,她们可以拿自己国家的土地,马匹,银矿,粮食来抵债啊,我们大宋可以主动帮你开发。”
“要是耍赖不承认,那就没办法了,我们大宋虽然被称作礼仪之邦,但也是略懂一些拳脚功夫的。”
“我们可以满脸委屈的,对着天下百姓诉苦,说我们大宋在外面被人欺负了,被骗的有多惨,我们好心好意的前去相助,结果却被白眼狼咬了一口。”
“这么一来,我们天生就占据道德的大旗,同时因为条约签订的土地,矿产等东西没有兑现承诺。”
“朝廷的文官也没有办法去分享利益,肯定也会义愤填膺的,支持武将维护大宋尊严,夺回本属于我们的东西。”
“这么一来,大宋的笔杆子,钱袋子,铁刀子三方都会团结起来,大家一致对外。”
“这开战的机会不就有了嘛,战火一起,当地的富家大户,王公贵族,也会带着积攒一辈子的钱财,纷纷逃亡我们中原躲避灾祸。”
“武将得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文官得到了当地马匹,土地的开发权,皇帝也得到了富国强兵,充盈国库,名垂千古的好处,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赵佶白皙的手指挠了挠面颊,忍不住道:“可…可这种嘴上喊着自由贸易,做着臭不要脸事情的做法,好像有点缺德啊。”
潘金莲无所谓的耸了耸肩:“我只是一个华夏人,只管中原之事,外邦之人的死活与我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