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管你是人是仙穿越了都给我种田! > 第187章 回家探望

第187章 回家探望(1/2)

目录

雪还未化,李家人每日除了家里的那点家务活,几乎无事可做,只得缩在屋子里,一边做些零零散散的织布活,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他们提及最多的话题自然是即将去长安参加春闱的三郎和杳无音信的二郎,不管此番科考李三郎能不能考中,举子的身份已经定下,若是不中,可回来继续复习三年再考,亦或花钱买个小小的官来做也是能行的。

也是因为现在的家里攒下了一些积蓄,李阿娘才敢这样天马行空地胡乱想,不过她到底没敢往外说,怕惹人笑话。

“唉……也不知二郎……”

咚咚咚——咚咚咚——

紧接着便是院中的犬吠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汪汪汪——汪汪汪!!!

这道不疾不徐的敲门声打断屋内众人的谈话,李阿娘起身掀开布帘往外瞧,三郎四郎也从书房里探出头。

只见豆浆油条两只黑色细犬不断地趴在院门上的缝隙闻嗅,呜呜呜的声音似乎在表达疑惑。

门外是什么人汪?!味道怎么这么熟悉汪?!

忽然,这两只狗像是认出什么,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端坐在门后兴奋地呜咽,身后的两条尾巴甩出残影,砰砰砰打在地上,与上一瞬凶狠的模样天差地别。

望着两条狗欢喜的模样,这一刻,大家似乎都生出一种不言而喻的期待。

李阿娘颤声询问:“谁啊!”

“阿娘!是我!”

是二郎!!

李三郎和李四郎最先冲出到门后,踢开两只狗,将门栓抬下后用力拉开院门。

门外站着一身风霜的李二郎。

时隔一年,一点消息皆无的李二郎终于回来了!

“二兄!!”

面对两个弟弟如此热情的怀抱,李二郎放下马绳,用力回抱。

一年不见,他的两个弟弟都长高了,特别是四郎,印象中还是个圆滚滚的小矮子,如今竟已长到他的胸口了!

“三郎,恭喜你登上桂榜!”李二郎用力拍了拍自家三弟的后背,由衷地为他中榜感到高兴。

“二兄,我这一年的课业做得极好,如今在甲班里也名列前茅,夫子们都夸我未来可期!”李四郎抱着自家二兄的腰,糯糯地撒娇。

李二郎伸手戳了戳四郎的额头:“虽说夫子的话有谦虚之意,但想来你定是不差的!做得好!!”

一时间,兄长归家的惊喜变成兄弟三人站在院外门重温兄弟情谊,谁都想不起抬脚走进院子再说。

最后还是李阿娘开口:“你们俩,还不快快放你二兄进来。”

李二郎这才抬眼看向院子,只见一家人都从屋子里走出来了。

许久不见,即将花甲的阿翁阿奶看起来更加苍老,不变的是一脸慈爱笑盈盈地看着他。阿爹阿娘搀扶着两个老人,同样一脸欣慰。还有阿兄和阿嫂,大兄怀里的小侄女已经学会走路,叫人也叫得十分利索,此时正疑惑地看着他这个陌生的叔叔。

锦娘的变化竟是最大的,以往一家人都在的时候她总是胆小地站在最后,让人难以注意,如今拉着团郎笑颜如花地走上来:“这一路二兄定然疲乏,快些进来,今日午食我与阿娘提早做,为二兄洗尘!”

看着妹妹变化这样大,李二郎愣了一下,随后笑着从怀里掏出一支簪花,伸手给妹妹戴上:“二兄未能参加你的及笄礼,昨日从兵营里出来路过州府,看到这支簪花,便想着要买回来与你。”

“果然十分相称。”

李锦娘羞涩地扶了扶头上的簪花,低声说了句“多谢二兄”后侧身让兄长进来。

经过这一打岔,李三郎和李四郎总算想到先让兄长进来再说。

李阿爹把马拉到后院,再回到正屋就看到二儿子正从随身的包袱里陆续掏出东西,都是给家人准备的礼物,连年纪最小的小丫头丽娘也得到一只小小的素金手镯,算得上是所有礼物中最贵重的。

徐晴推脱着不肯接受,李二郎直接捏起小丫头的胖手,戴了上去:“我如今已被将军封作四品都尉,俸禄涨了不少,这镯子虽是素金的,但很小,并不值多少,与丽娘戴不要紧的,等她大了可熔了做耳环。”

听到李二郎封官的消息,众人连连惊叹,李阿奶更是合起手对着天念着“祖宗保佑”。

既然李二郎都这么说了,徐晴不再推拒,替女儿收下手镯。

“咱们家总算是喜事连连,锦娘成为棉坊掌事,三郎中榜进举,二郎封官!!”李阿娘笑得合不拢嘴,一扫往日忧愁。

又坐一会儿,李阿娘喜气洋洋地带着女儿和儿媳去灶房准备午食,期间几个郎就待在正屋里闲聊。

“你们可曾收到越郎的消息?”李二郎最关心的还是纪清越,静下来后立刻询问。

可惜,满怀希望的李二郎最后得到的是兄长和弟弟们的摇头否定。

一年了,越郎到底在哪啊……

与此同时,李二郎朝思暮想的纪清越正在县里,准确来说是在画里。

他正站在山上的库房里清点这一年收获下来的种子。

这一年有八个月的时间是被迫关在密室里不得而出,无事可做的纪清越当然只能专注于种地。

得益于神奇土地的正向加持,种植效率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两个星期收获一次。

于是,纪清越积攒下数量庞大的种子。

为此,他将山顶上的库房从开始的一间扩建到如今的十几间,都是用晒干的竹子搭建而成。

由于不会杀羊,而且他很需要山羊帮忙运送种子上山,所以每当馋肉的时候,笼里的家禽和水里的鱼就得惨遭一次减员。

幸好当初李阿娘准备齐全,每种家禽都留出一只公的用来配种,若是想孵蛋,就把公的鸡鸭鹅放回大部队里,一段时间后再分开。

山羊运输队也从原来的四只扩展到如今的七只,现在它们已经不再需要食物引诱也能熟练地驮着种子上山。

山坡上的水果,经过风干和糖渍的手段处理得以保留一大部分,做成果干和果脯,装进罐子里保存。

种植这么多种作物,让纪清越觉得最麻烦的还是棉花,摘棉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简直太折磨人了。

可棉花的重要程度与稻谷一样,种子当然还是多多益善。

就在纪清越苦恼于要怎样简化采摘流程时,意外在山坡上发现一种长满尖刺的藤蔓。

当时他正在搬运收割下来的棉花枝丫,并没有注意到藤蔓的不寻常。与往常一样,他小心地穿这片藤蔓,没想到脚下一滑,还是被绊倒了。

这下不仅摔掉了手里的棉花,还被扎了无数个血洞。

纪清越顿时气得火冒三丈,本来摘棉花就够辛苦的了,居然还被藤蔓扎伤,于是立刻下定决心,待会儿马上将这片藤蔓铲除干净!

擦了擦伤口上的尘土,纪清越腹诽着把地上的棉花枝丫捡起来。

可就在拾起最贴近地面上的棉花时,他发现枝丫竟然被地上的尖刺藤蔓紧紧地钩住了!

于是,他用力撕扯,与藤蔓抢夺棉花,最终没费什么功夫便将枝丫拿了起来。

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没想到枝丫倒是捡起来了,可枝丫上的棉花朵竟然完整脱离花骨朵,粘在地上的藤蔓上!!

灵光一闪,纪清越马上放下手里的枝丫,用刀割下一截藤蔓,小心地捏着一端,凑到眼前仔细观察。

这种藤蔓无论是茎干还是叶片上都长满倒钩的尖刺,难怪被扎到了会比针扎还疼,属于扎进肉里疼一次,拔出来时倒钩撕扯再疼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