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648章 薛仁杰的反对

第648章 薛仁杰的反对(2/2)

目录

“薛大人,你这是污蔑,血口喷人!官银一事,不交给户部负责,难不成要交给你薛大人处理吗?”秦高钦握紧拳头,才勉强克制住怒气。

薛仁杰神色毫无波澜,只看了他一眼道:“秦大人,老夫说的这些,难道不是事实?老夫也是为了大周朝廷考虑。”

秦高钦顿时气的满脸通红,语塞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能反驳吗?

反驳,那就是他没有为大周考虑,更证明了他有私心。不反驳,那就意味着,他有错,陛下对他宽宏大量,又将此重任交给他,是对他的纵容。

这么一想,秦高钦都郁闷的,想要吐血了!

“你……你是在强词夺理……”秦高钦咬着牙道。

宣德帝原本打算轻放了这件事,将那批银两,交给户部清点银两。一来是因为他没更适合的人选,也算是释放一个信号。

如今既然有人提起这件事,那么宣德帝就没了这个想法,随即就道:“薛爱卿,既然如此,那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薛仁杰微微点头,朝宣德帝躬身道:“启禀陛下,臣确实有合适的人选。”

秦高钦此刻都恨不得上手,揍一顿这薛老匹夫,平日里称兄道弟。今日在此坑他一把,实在是太让人可恨了!

薛仁杰对秦高钦的眼神,神色间却是一派坦然,他原以为秦高钦此人正派,如今也不过就那样。

对于这类人,薛仁杰是嫉恶如仇的。

陛下可以轻拿轻放,但是,他薛仁杰眼里揉不得沙子,哪怕他之前与秦高钦二人交情不错。

宣德帝微微眯起眼睛,神情带出几分兴致的道:“薛爱卿,你说的又是何人?”

不少大臣们都纷纷看向薛仁杰,不知道薛大人说的会是谁?

在脑海中想了一遍,却没想出来到底是哪位大人。

薛仁杰见陛下这么说,就直言道:“陛下,臣举荐这次银两的清点一事,应当由翰林院来负责。”

翰林院的大学士解居升一听,连忙站出来婉拒。

“陛下,此等重任,翰林院怕是无法承担。薛大人,你实在是太高看翰林院了。”

这个老薛,真是要坑他呢!

宣德帝眉头微皱,对于让翰林院的人去干这个活,还是心存疑虑,如今见解居升拒绝,倒是心生不满。

“薛爱卿,为何你会举荐翰林院?”

“陛下,翰林院虽非处理财政之事,但其学士们饱读诗书,精通典章制度,心思缜密,且未涉户部之纠葛,实在是再适合不过。”

薛仁杰的这番话,让宣德帝犹豫了。

“而且陛下,只是清点银两,不是什么难度的事,想来是难不住翰林院的官员,三年后散馆,这些人也需要会这些的。”薛仁杰接着又补充道。

解居升再次行礼道:“陛下,臣有一言。薛大人所言虽有道理,可翰林院平日所务皆为学术文章,对银两算账一事,并不精通,所以此事怕是难以胜任……”

薛仁杰铁了心要翰林院介入此事,“解大人,你太过谦虚了,能够进入翰林院的,哪个不是人中龙凤!不过是清点银子而已,想来对翰林院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宣德帝缓缓开口道:“解爱卿,你是想拒绝?”

解居升忙解释道:“陛下,臣是觉得翰林院经验不足,恐怕无法胜任此事。”

此刻解居升心中,都开始暗暗骂娘了!

秦高钦又看到陛下神色中的沉思,想来陛下是动摇了,便咬牙抢先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宣德帝看了他一眼,“秦爱卿,你有什么话就直言吧。”

秦高钦恭敬地道了谢,随后才道:

“陛下,既然薛大人如此提议,清点银子一事,不如就让翰林院的庶吉士负责好了。”

秦高钦此提议一出,朝堂上众人神色各异。之前他们二人针锋相对,怎么现在又变了?

连宣德帝都有点诧异,“秦爱卿,真让翰林院处理此事?”

顾行晋不知道他们这些人,葫芦里卖着什么药,打算先仔细看看。

秦高钦点点头,“是的,陛下。既然薛大人如此,那臣也不强求。至于户部的话,既然不能胜任户部的职能,还请陛下另外安排职务。”

顾行晋一看就明白,还真是老狐狸。不过,薛大人这番操作,还真是有点过了。

这一招以退为进,可比和薛大人选择硬怼的方式,来的强上不少。

并且还能给陛下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既然陛下没有治他的罪,那么户部自然也没问题。

户部职能被取代了,却又不让对方处理公务,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这么一来,陛下肯定要考虑户部官员的情绪了。

宣德帝沉思片刻后,看向殿上的群臣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秦爱卿的提议如何?”

一众大臣,却没一个敢出面说话的。

宣德帝脸色微沉,“怎么?都哑巴了?”

首辅汤铭泽见此只得开口道:“陛下,老臣觉得薛大人的提议很好。秦大人的考量也是对的,户部在财务这方面是专业的,交给翰林院没有经验怕是会出错。”

其他人见此,也一一赞同,纷纷附和首辅大人的话。

“陛下,不如由户部和翰林院共同协作,尽快将此事给处理了!”

“顾爱卿,你觉得呢?”宣德帝见顾行晋没说话亲自点了他。

顾行晋微微一愣,陛下竟然点名他。

“陛下,诸位大人所言有理,微臣经验浅薄没什么好的想法。”

宣德帝见此沉默了许久,内心衡量一番后,下了个决定。

“至于户部官员的处罚,朕自有安排。官银一事,就由户部和翰林院一同协作,朕限你们三日内,将此事处理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