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标题一会再写(1/2)
——过渡线——
北亚罗斯联邦的代表们盯着桌面上锃亮的钢笔,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白。
会议室里的空调发出细微嗡鸣,却盖不住此起彼伏的沉重呼吸。
"驻军意味着主权受限,核武移交更是将命脉拱手于人。"一位老将军率先打破沉默,布满伤疤的手重重拍在文件上,震得水杯里的液体泛起涟漪。
但财政部长却推了推金丝眼镜,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若不答应,我们连下个月的外债利息都无法偿还。"
行星安全理事会方的代表靠在真皮座椅上,指尖慢条斯理地摩挲着理事会徽章,任由争论在会议室发酵。
当双方争执陷入僵局时,他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令人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我可以给你们72小时。"
说着将平板电脑推过会议桌,屏幕上实时跳动着该国濒临崩溃的经济数据。
"但每拖延一天,理事会能提供的重建贷款就会缩水5%。"
72小时后,北亚罗斯联邦总统在全球直播镜头前,握着笔的手微微颤抖着签署文件。
文件签署后。
行星安全理事会的特派员便启动了核武接管程序。
而首批满载装备的运输机,早已在边境军用机场待命。
一批又一批的核武经过统一的无害化处理后,被运往基地回收转化为系统的战争点。
随着最后一批核武器被成功回收,曾经拥有全球一半以上核武储量的北亚罗斯联邦,自此实现了无核化。
与此同时,行星安全理事会依照计划,在北亚罗斯联邦境内建立了68座驻军基地,并派驻了近两百万的行星卫戍安全军入驻。
随后,根据双方签署的条款,行星安全理事会开始对北亚罗斯联邦实施经济援助。
这一举动,无疑是向其他各国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北亚罗斯联邦如今已成为其阵营的一员,过去的恩怨就此翻篇。
随着北亚罗斯联邦正式加入行星安全理事会,这一国际组织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
北亚罗斯联邦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在区域内的重要战略地位,为行星安全理事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政治舞台上,行星安全理事会的声音变得更加响亮,其决策在国际事务中也更具分量。
原本对理事会持观望态度的西方国家,也开始重新审视与理事会的关系,寻求更紧密的合作机会。
在经济领域,北亚罗斯联邦的加入,使得理事会内部的经济合作网络更加完善。
资源的互补与整合,促进了贸易的繁荣,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理事会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