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买下整个美利坚(2/2)
“看来东京又来了大人物,还真是令人期待呢!”
“哼!我们岛国的经济实力全球最强,就连美利坚人都比不过我们,一些人心生仰慕来到东京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几个人,短短的几句话,就尽显这个时代的岛国景象。
一九八九年,美利坚《纽约时报》报道了一则新闻,让全世界的人陷入沉思。
在太平洋的另一边,岛国的首都东京有个“东京帝国广场”,这个小小的一平方英里土地,其市场价格约等于四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加利福尼亚州。
而东京的整个地价,已经超过了美利坚九百三十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价值。
《纽约时报》因此向全美利坚人发问:到底是谁打赢了二战
除了疯狂,还是疯狂,这就是八十年代末泡沫经济里的岛国。
八十年代末,东京甚至喊出了口号,要取代纽约成为世界中心。
当时不仅是美利坚,甚至整个世界都在惊讶于岛国的繁荣,岛国股市、楼市是世界最热的投资点,欧美资本家都来这里捞金。
日经指数从一九八三年的八千日元飙升至一九八九年的三万八千九百日元(涨幅486%),岛国企业总资产占全球45%,超越美利坚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国。
东京郊外公寓价格达普通人年薪二十几倍,一九八八年东京房价同比暴涨65.3%,银座地价每平米超一亿日元,企业以土地抵押融资形成“地价信贷地价”的螺旋。
三菱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索尼买下哥伦比亚影业,岛国海外投资总额超全球三分之一,纽约曼哈顿40%商业地产易主岛国企业。
人均收入达美国145%,路易威登70%销量流向岛国主妇,高尔夫会员籍炒至2.5亿日元!
银行职员年终奖达500万日元(,出租车司机月入百万日元!
主妇们清晨排队银行抢购外汇理财产品,外汇存款利率差套利成全民运动!
证券公司营业部门庭若市,家庭主妇用买菜钱炒股,大学生靠股票收益支付留学费用!
而岛国人在华国投资办厂,把廉价商品卖到世界各地,岛国品牌称霸全球市场。
泡沫时代的岛国人人均gdp一度超过美利坚,成为世界第一富国。
岛国人在欧洲和北美疯狂购物,一到夏天,岛国游客承包了夏威夷、关岛所有的度假酒店,为了给他们服务,美利坚酒店行业不得不请高薪聘请岛国员工,只因为他们会说日语。
而现在,正是一九八九年初,同时也是岛国人最膨胀,最目中无人,最嚣张至极的时候。
走下飞机,提前到达的小弟立刻上前,恭敬鞠躬道:“欢迎豪哥!”
几十个身穿黑色西装的彪悍小弟,整整齐齐的站成两排,气势十足的大喊,引得周围人下意识的观望。
“这到底是什么人不会是暴力团吧”
“千万别瞎说,小心惹祸上身!”
在岛国,暴力团也就是黑社会,是合法性的组织,所以这些市民们很熟悉那种特殊的气质。
“开车吧。”
林泽豪上了车子,没有废话,直接命令手下开车。
车子一路出了机场,真正踏足到了东京这座城市之上。
街道上,大型百货商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周围环绕着热闹的公共广场,吸引了无数消费者。
住宅区的旧木屋逐渐被现代混凝土建筑取代,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又有些说不出来的逼仄之感。
繁华,梦幻,随处可见的岛国青少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自信的笑容,他们坚信未来会有更美好的东西,正在等着他们去触碰。
可惜,谁也不会知道,所谓最巅峰的繁华过后,将会是致命的打击。
时代的尘埃落在普通人的身上,就是一辈子都难以逾越的大山。
那短短一句经济泡沫,背后是无数个普通人毫无希望的一生。
生育率降低,失业率突飞猛进,公务员报名屡创新高,但政斧每年都在缩减编制。
当初叫嚣着要买下整个美利坚的岛国人,用将近三十年,一代人最美好,最青春的时光,才将当初的疯狂彻底偿还。
林泽豪透过窗户,看着外边的繁华景象,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一个小时之后,青山区,一栋装修古朴但却不失格调的别墅内。
这些年,林泽豪没少在世界各地投资房产,只要是有法律有秩序的地方,几乎都有他的房产。
至于具体多少栋房产,他已经记不清楚了。
反正林泽豪专门成立了一家物业公司,就用来管理他在世界各地的房产。
毕竟那些豪宅,不仅需要定期打扫维护,还需要按时缴纳房产税以及物业费用。
数量少了还行,像这种数量多的,不成立一家公司还真弄不过来。
偌大的客厅内,一盏水晶吊灯倾泻而下,就好像从九天落下的瀑布一般,令人心旷神怡的同时,却又不敢直视。
铁头看着周围的一切,只觉得好似在梦里。
虽然他不知道这些家具是什么来头,有多么的名贵,但他知道一件事情,客厅中随随便便的一件装饰品,就能够买他的命了。
“听说你在这一带混饭吃的华人之中,你们的势力很大”
铁头看起来四十几岁,个子不高,面相衰老,眼袋下垂,倒是长了一个颇具喜感的大鼻子,令人过目不忘。
原本不喜欢打扮的他,因为今天要见大人物的原因,也破天荒的买了一件西装,虽然有些不太合身,但气质确实比之前提升不少。
“豪哥,我们也算不上势力大,只是一群老乡在一起抱团取暖,旗下有几家弹珠场子和几家中华料理,上不得什么台面。”
铁头严格来说也不算是黑社会,毕竟他们一群人连个所谓的名头都没有,只是一群身在他乡的华国人,抱团取暖罢了。
毕竟,这年头出国要想不被当地人欺负,只能抱团,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