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 第369章 扳网

第369章 扳网(1/2)

目录

第369章扳网

李长乐和陈永威跟着钱阿聪在村里转了一圈,带来的四十多只手表就全都卖光,磁带一盒也没卖出去,山里没人买那玩意儿。

钱阿聪说,收录机买得起,买不起电池。

李长乐听后觉得跟后世那些买车的一样,买得起车,加不起油。

除去给钱阿聪的抽头,一共卖了三千两百多,给了买木料和黄竹的钱,还剩下两千五。

李长乐觉得这年头的钱是真的值钱,这么好的房梁木,还有这么多碗口粗的小松木,几百根黄竹才了七百多块,换成后世连一根房梁都买不到。

钱阿聪喜笑颜开的拿着两百多块抽成,觉得李长乐就是他的财神爷,每次来都有钞票进账。

这次的钱挣的最痛快,不过就动动嘴皮子,一会儿功夫就挣两百多,村里人还夸他门路广,带他们买这么便宜的手表。

可惜才几十只,要是再多一些就好了。

“阿乐,你亲戚家还有手表么我姑姑家在里面的山里,他们村应该也有人想买手表,有的话我就去问问。”

李长乐心里一喜,面上一点都没显露出来,“不清楚,我得回去问问才晓得。”

“好,你回去问问。”

这时,钱阿聪老婆摆好了酒菜,叫他们吃饭。

自家养的大鹅,一半烧板栗,一半炖的山药,鳗鲞炒芹菜,猪肉烧豆面,炒蒜苗,还有两个小菜,摆了满满一桌。

钱阿聪进屋舀了一罐酒出来,“我阿爸的战友教他用番薯酿的老酒,喝了一点都不上头,你们喝喝看。”

李长乐还是第一次喝番薯酒,入口回味时感觉还有股番薯淡淡的清甜味道,喝了两杯,想到身上带着钞票也不敢多喝。

“这酒厉害,两杯足够,再多等会儿蹬不动脚踏车了。”

钱阿聪见状也不劝酒,走的时候,给两人装了两罐番薯酒,又拿了生、板栗,还摘了不少文旦、柿子装背篓里,两辆脚踏车后座一边挂了一个。

钱阿聪兄弟俩把两人送到路口,“我们回去把黄竹砍好,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去你家。”

“好,辛苦你跟钱大哥了。”

“只要有钱挣,让我天天砍黄竹都成。”

“天天砍,竹林都让你砍秃了。”

几人说了几句玩笑话,李长乐和陈永威骑上脚踏车朝山下走。

到家已是四点多,李母婆媳、陈阿奶还有李大肖在坝子里翻鲞头,第一批盐渍好的大黄鱼已经晾晒出来,晒架上黄喔喔的一片煞是好看。

“怎么带了几个背篓回来”

“钱哥给的吃食,还有文旦、柿子。”李长乐说道,“柿子还是生的,得去找点松毛回来垫在陶缸里,捂几天才能吃。”

“我去拿松毛!”李大嫂提着背篓就朝屋后走。

李长乐把酒罐抱出来,看了一圈没看到李父爷仨,“阿爸跟大哥、二哥呢!”

李母笑道:“你阿爸去撒烧菜种子去了,阿平、阿安听说金老头昨晚下扳网,捞到一百多斤鲻鱼还有二十多斤刀鱼,两人去老宅拿扳网去了。”

陈永威笑道:“我家也有,我回去拿来等会儿我们下网去。”

李长乐这才记起,这年头还有不少人用这种老式的网捕鱼,“好啊!我去把电瓶灯插上充电,今晚我们捕鱼去。”

“哥!下次可以带张扳网上船,下好扳网,将灯光照在扳网上面,上鱼把网拉起来就成。”

“行,趁这几天不忙,咱们做一张大一点的。”李长乐提着钞票进屋,回房拿了电瓶灯开始充电。

陈永威蹬着脚踏车回去拿扳网去了。

李母将柿子捡出来装铺满松毛的罐子里,跟李大嫂笑道:“阿威也回去拿扳网去了,还说好好休息两天,一天没歇又闲不住了。”

“咋不是!”李大嫂扭头见李大哥和李二哥扛着扳网进了院子,“好久没用了,还能用么”

“我们在老宅检查过了,还能用。”李大哥看到背篓里的果子,“阿乐回来啦”

“来了,回屋拿电瓶灯充电去了。”李母将柿子和文旦、板栗拿了一些装竹篓里,“阿奶,这些等会儿你带回家吃。”

“拿两个文旦就成,我们天天都在这边吃,那些东西就放这边一起吃。”

“柿子放在这里一起捂,生和板栗给你装一些拿回去。”李母看了看时间,“孩子们快放学了,我们做饭去。”

老太太乐呵呵的跟着一起朝厨房走。

李长乐从屋里出来,见李大哥和李二哥已经将扳网绑好了。

所谓扳网就是用两根四五米长的竹竿,还有网片,渔绳、坠子、支架、拉绳做成。

先将两根竹竿搭成十字架,绷成弓形后再用铁丝固定成型,然后,将一张约四米见方,周边用渔线加固后的网片绑在四角。

架子做好后,在网片四角绑上铅坠,十字架的顶端绑上用毛竹架做的支杆。

最后将四角的渔绳收拢,在离网口三四十公分高的地方绾成一股,绳绑在十字架顶端,扳网的时候拉动绳子,网就拉起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