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参加大战倍感失落(1/2)
第238章参加大战倍感失落
按大龙的想法,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一定得在金沙滩上搞一个声势浩大的出征仪式,既鼓舞士气振奋斗志,也彰显大军威风,但没有。这让大龙觉得好生遗憾。
在此之前,梁山上打过最大的仗,首推攻打高唐州,其次打青州,但高唐州和青州都无法跟大名府相比。大名府毕竟是大宋朝四大都城之一,并且从梁山到大名府三百多里,在那个除了骑兵,其他人都要靠士兵带着兵器用两脚一步一步量出来,路程算得上遥远。这么重大路途这么遥远的战事,怎么连个出征仪式都不搞呢?这让大龙很是不解。同时,近万人的队伍劳师远征,并且从梁山浩浩荡荡大摇大摆的经过十几个州府县,倘若朝廷在他们所经沿途部署兵力截杀,即便梁山军不被打败也会消耗大量的兵力,等到了大名府,军力定会折损大半,甚至到不了大名府,军力就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样的大战,能获胜的可能有多大?大龙不禁为老爹捏一把汗。可令大龙大惑不解的是,不但沿途没有遇到任何阻拦,而且梁山大军大摇大摆地从有的县城门口经过,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县里不见任何反应。
大龙把自己这个想法说给铜锁听,铜锁说:“梁山的威名在外,别说这些小县城,就连那高唐州、青州,还有当年名闻大宋朝的祝家庄,都被梁山轻轻松松端掉了,哪个县哪个州府不知道啊?梁山的实力,谁敢招惹呀?谁愿拿着鸡蛋往碌碡上碰?吃饱了撑的?再说官府那些当官的,哪个不是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啊?”
大龙由此悟到了一个道理:实力。实力决定一切。当初自己在灵岩山、在青崖寨,都有过宏大的设想,高远的目标,可结果只能是空中楼阁,最后叫人家灭了。若不是老爹带人去救,他们早都成孤魂野鬼了。大龙由此也更加感觉到了自己老爹厉害。尽管自己对老爹有很深很深的看法,甚至有恨意,可老爹的本事和能量,不服也得服。自己呢?古人说见贤思齐,就得向老爹看齐,甚至在将来的哪一天,超过老爹。只是,他自己清楚,想是这么想,可只要看到老爹,心里就不舒服,就想跟老爹较个劲捣个乱,这种心态这种做法,他自己也弄不清到底是为什么?
三天以后,梁山各路大军,在离大名府十多里地的飞虎峪驻扎下来。第二天就跟大名府的名将索超、李成、闻达干上了。可惜呀,还没等大龙他们这支部队出手呢,那索超就身受重伤回城治疗,李成和闻达等几个将军无力对抗,全都跑回到城里,把城门一关,缩在里面不出来了。而前面的这一仗怎么打的?战场上什么情况?大龙他们还在待命呢,这战斗就结束了。又待了几天,突然接到命令说,拔营起程回梁山。
大龙就问铜锁:“咋了?这就回去了?大名府没打下来,那员外和石秀也没救出来,就这样回去了?这不是劳民伤财吗?好没道理呀!”
铜锁说:“大家都这个看法。可我这个级别的,只是听令行事,服从命令为天职,上边让咱往东,咱不敢往西,让咱干啥咱就干啥,具体原因不清楚,走就是了。”
可大龙一心想弄清楚。铜锁的话自然是不假,可他是当过寨主的人,这一次死活要跟着来,不是光跟着看热闹,跟着赚吆喝的,就是想实地看看梁山军队是怎样打仗的,爹到底多么威风,梁山的将领们多么厉害;更重要的是,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从青崖寨来的弟兄,全都上前线,自己就只能当看客?不行,肯定不行,自己也要上前线,并且还想立功哩。
大龙读过一点兵书,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打仗光靠书本上的,光纸上谈兵根本就不行,做任何事,要紧的是亲自看亲耳听亲自干才行。因此,他就想无论如何要弄清原因,找到答案。在回梁山的路上,第一天晚上扎营休息的时候,大龙跟铜锁说:“你能不能去问问师傅,为什么突然回撤?我觉得既好笑又好玩,还好奇,你不觉得是这样?”
铜锁说:“我这点水平啊,想不到那么深,也不需要想那么多。我又不是像原来在青崖寨的时候是给你当军师,不能不想不能不多动脑子。现在不用了,严格执行命令就是天职。你也不用想这么多,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你只是我的一个卫兵,你要老打听这些事,人家就会琢磨,弄不好就暴露了身份,要那样可就麻烦了。”
大龙说:“哦,我肯定不会乱打听,我只问你。你就去问问师傅嘛,说不定会给你说个一二三哩?”
铜锁无奈,只好到史进的帐中,旁敲侧击的问了问情况。回来就给大龙说,师傅说:“也不是很清楚,只说是朝廷派了大军,搞了个围魏救赵,攻打梁山大寨去了。所以这才紧急回防。”
大龙看过的兵书里没有这个词,所以不明白围魏救赵是啥意思,就问铜锁:“啥叫围魏救赵?”
铜锁说:“我也不大清楚,反正就是一种战术呗。说实话,当初你让我给你当军师,我都很汗颜,也很惭愧,那才真是矬子里头拔将军呢。这好像是《三十六计》的一计。反正吧就是朝廷派了大军去救大名府。可是朝廷大军知道咱梁山军都去攻打大名府了,梁山这边空虚,他们就不去大名府,而是来打梁山,咱梁山大军怕丢了大本营,必定回防,不就给他们大名府解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