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大战在即(下)(2/2)
他深知,女儿与赵晏之间的关系,本是他精心布下的一步棋。当初,有意促成他们相识相知,期望能借此在北阳内部埋下一颗暗子,关键时刻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可如今鬼医已死,计划提前,这层关系变得愈发错综复杂。
他不禁想,女儿与赵晏相处这些时日,究竟是逢场作戏,还是动了真情?若只是逢场作戏,那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女儿或许还能按照他的意愿,为南国提供关键情报,成为战场上的奇兵。可若她对赵晏动了真情,这无疑是计划中的一颗定时炸弹。
但是他更偏向后一种猜测,因为当初她为了赵晏的母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到药草的倔强,以及在他侧面提醒她时的那一眼,都让他察觉到现在似乎不受他的控制了。
但如果真的开战,就没有了回头的余地,她若执迷不悟就怪不得他了。
“唉……”南国国君长叹一声,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一道流星划破夜空,似乎暗示着什么……
天色熹微,紫禁城尚被一层淡薄的雾气所萦绕,太和殿内烛火明明暗暗,映照着大臣们肃穆的身影。他们鱼贯而入,按照品级依次站定,等待着早朝的开启。往日,赵修总会端坐在那至高无上的龙椅上,以威严目光掌控朝堂,可今日,却多了一道珠帘。帘幕之后,周瑶神色凝重地端坐在龙椅上。
早朝如往常般开始,大臣们有条不紊地奏报事务,周瑶强打起精神应对,可毕竟她鲜少主持如此场面,心中难免忐忑,每一句话出口都斟酌再三,生怕露出破绽。
然而,敏锐的大臣们还是察觉到了异样。楚太师,这位历经两朝的元老,目光如炬,他注视着珠帘后的周瑶,心中疑窦丛生。往日皇上理政,雷厉风行,而周瑶虽竭力模仿,却缺了那份帝王的果决。楚太师眉头微蹙,暗自思忖:“皇上莫不是出了什么状况?”
终于,在一系列事务奏报后,楚太师缓缓站出,他身形虽已有些佝偻,但气势依旧不凡。他双手抱拳,朗声道:“老臣有一事不明,还望皇后娘娘解惑。”
周瑶心中一凛,尽量镇定地说道:“楚太师但说无妨。”
楚太师抬起头,直视珠帘,目光犀利:“娘娘,往日皇上理政,思路清晰,决策明快。今日娘娘处置政务,与皇上平日风格差异颇大。不知皇上为何未能上朝,还请娘娘明示。”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的目光纷纷投向珠帘后的周瑶,满是疑惑与揣测。
周瑶深吸一口气,努力稳住声音:“寒冬将至,前卫失调,皇上只是偶感风寒,需静心调养,故暂由本宫理政。诸位大人无需惊慌,待皇上康复,自会重临朝堂。”
这时,叶学士也站了出来,躬身行礼后,缓缓说道:“娘娘,皇上龙体欠安,如此大事,为何未曾知会我等大臣?皇上乃天下之主,其安康关乎社稷兴衰,臣等忧心不已,还望娘娘能让太医通报皇上病情,以安众臣之心。”
周瑶心中恼怒,却又不好发作,她咬了咬嘴唇道:“皇上病情,太医正在全力诊治,本宫自会适时告知诸位。叶学士如此急切追问,莫非要质疑本宫理政能力?”
叶学士赶忙跪地:“娘娘误会,臣对娘娘绝无质疑之意。只是皇上龙体关乎万民,臣等实难心安。”
一旁的杨将军也抱拳出列,声如洪钟:“娘娘,楚太师与叶学士所言极是。我等身为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皇上龙体安康,我等方能全心保家卫国。还望娘娘体谅我等担忧之情。”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附和,朝堂上议论声此起彼伏,众人皆要求知晓皇上真实病情。
周瑶看着这局面,心急如焚。她深知,若再隐瞒,局面恐难以收拾,但赵修中毒之事太过隐秘,实在不敢轻易透露。权衡之下,她只得说道:“诸位大人稍安勿躁,本宫定会将此事告知皇上,待皇上定夺后,给诸位大人一个交代。如何?”
说罢,不等大臣们再言,周瑶匆匆宣布退朝,在宫女搀扶下快步离开。而楚太师、叶学士、杨将军等大臣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疑虑更甚,但几人心中都有猜测,看来时机的确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