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1/2)
天气秋风起麦浪黄
心情收获的土地能让人感到心安
又是一年丰收日,
太子主持秋收典。
微服私访威楚郡,
渠塞道堵心中忧。
闷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然而,那股闷热的余韵,依旧在空气中徘徊不散。虽说“秋老虎”偶尔还会发威,试图重温夏日的统治,但夜晚已悄然添了几分凉意,终于能让人在睡梦中寻得片刻安宁。
然而,这难得的舒适并没能驱散我心头的阴霾。我坐在御书房内,手中紧握着户部尚书俞法仁的奏折,其上所言,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刺入我的心间。
多地粮食可能欠收,这短短几字,却蕴含着无尽的危机。在这宫廷之中,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天下百姓的生死存亡,而粮食欠收,无疑是一场即将席卷而来的灾难,它将无情地考验着我的统治,也将决定着无数百姓的命运。
心情不好时出去走走,似乎已经成了我的惯例。每当被宫中的琐事和朝堂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我便渴望逃离这看似金碧辉煌,实则如牢笼般的宫殿,到宫外去,看看真实的民间百态。那里,没有阿谀奉承的话语,没有勾心斗角的权谋,只有最真实的生活,和最质朴的百姓。
这次也不例外,恰逢今日是秋收大典,这本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象征着对丰收的感恩,和对来年的祈愿。但我实在无心主持,便让太子戴寿宁替我承担此重任。
秋收大典当日,整个皇宫宛如一幅庄严肃穆的画卷。天空湛蓝如宝石,云朵洁白似,阳光毫无保留地洒下,给这座古老的宫殿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太子戴寿宁身着华丽至极的礼服,那礼服上绣满了金丝银线,每一针每一线都诉说着皇家的威严与荣耀。他头戴冕旒,沉重的冕旒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在提醒着他所肩负的责任。
在众人的簇拥下,太子缓缓走向祭台。祭台周围摆满了各种供品,金黄的稻谷堆积如山,饱满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皆是对丰收的美好期许。礼部官员们身着整齐的朝服,他们的服饰颜色鲜艳,图案精美,彰显着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在礼部尚书李达文的指挥下,他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仪式,动作娴熟而庄重,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有失。
鼓乐齐鸣,那激昂的旋律瞬间响彻整个宫廷,声音穿透了层层宫墙,似乎要将这份对丰收的喜悦传递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这鼓乐声,本应让人心情振奋,热血沸腾,可此时我却无心欣赏。我站在宫殿的一角,远远地望着这一切,心中却牵挂着宫外那些可能正面临饥荒的百姓。他们此刻在做什么?是否也能听到这欢庆的鼓乐声?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喜悦?还是正躲在某个阴暗的角落,为即将到来的饥饿而默默哭泣?
太子戴寿宁神情庄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稳重。他先是虔诚地向天地神明上香,那袅袅升起的香烟,带着他的祈愿,缓缓飘向天空。然后跪地叩拜,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仿佛在向天地神明诉说着他的决心和承诺。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懈怠和敷衍,只有满满的敬畏和真诚。在他身后,文武百官依次行礼,他们的身影整齐而肃穆,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可我知道,这看似繁华的大典背后,隐藏着的是国家可能面临的粮食危机。这危机如同一片乌云,正悄然笼罩着这片土地,随时可能带来一场暴风雨。
仪式结束后,太子发表了简短而有力的讲话。他的声音清晰而洪亮,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他言辞恳切,表达了对百姓的关怀和对国家的期望。他说,我们要感恩天地的恩赐,也要为百姓的福祉而努力。
而我,在秋收大典开始后,便在御林军副统领高峰的陪同下,悄悄出宫,踏上了微服私访的路程。我们身着朴素的衣衫,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混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路上,我满心忧虑,不断想象着威楚府的景象,却未曾料到,现实远比我想象的还要残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