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暗夜中的破晓之光(2/2)
似乎连远方的俄曼瑞克人,也收敛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整个世界仿佛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
这种突如其来的平静,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
让我方高层敏锐地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那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
确实,情报网络中的蛛丝马迹,逐渐拼凑出一幅清晰的画面:
俄曼瑞克人并非真的转性,而是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场足以改写历史的大戏!
他们私下里多次与“大膏药”接触,
虽未明言,但威胁与利诱之意昭然若揭,
企图让那股曾经肆虐的势力安分守己,为他们的秘密计划让路。
俄曼瑞克的野心勃勃,
他们心中怀揣着一个狂妄至极的梦想——一旦蘑菇弹研发成功,
那将是他们手中握有的最强王牌,
足以令全世界震颤,使任何国家、任何势力都匍匐于他们的脚下!
在他们眼中,无论是翱翔天际的无人机,
还是陆地霸主坦克,
乃至最新锐的五代机,
都将变得不堪一击,
他们的力量将如神只般不可抗拒,真正做到“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此前,楚云飞凭借历史记忆,早已将俄曼瑞克人的动向上报给了高层。
楚云飞的报告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结合近期国际局势的微妙变化,
我方高层逐渐拼凑出了一个惊人的猜想——俄曼瑞克的蘑菇弹计划,或许已接近成功的边缘。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方迅速调整战略部署。
原本寄予厚望、由李云龙提供的先进机器狼项目,因战略优先级的变化而被暂时搁置。
机器狼,
那些能够在战场上如幽灵般穿梭、
执行复杂任务的机械战士,
虽然潜力巨大,
但在即将来临的核时代面前,它们的作用显得相对有限。
于是,
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人才搜罗行动,悄然拉开序幕。
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乡村,
各级组织不遗余力,利用各种渠道,
寻找着能够在这场科技竞争中,为国家贡献力量的精英。
赵刚,这位曾在北平求学的智者,
凭借其广泛的人脉和深厚的学识,
成为了这场行动中的关键人物。
他不仅积极参与到了搜罗人才的工作中,
更是凭借自己的判断,
锁定了西南联大一位年轻而才华横溢的学子,
为国家的未来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在北平上学时,赵刚就听说过他。
虽然那个时候,他只有十六七岁。
陆志远,而今年仅十九,
但其在物理学领域的造诣已初露锋芒,尤其是对核物理的研究,更是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天赋。
总部派人,以李云龙提供的部分技术资料为诱饵,成功将这位人才收入囊中。
好在他才十九岁,姜无发那边不会关注一个如此年轻的人的去留。
他被秘密送往解放区后,立刻被委以重任,加入到了这个旨在突破蘑菇弹技术瓶颈的秘密项目中。
在解放区的一间隐秘而充满科技氛围的实验室里,灯火彻夜未熄。
这里聚集了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顶尖科学家,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未知探索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
“陆志远同志,”一位中年科学家,
也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根据你提供的理论模型,我们已经在模拟实验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你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
陆志远点了点头,神色凝重而坚定:
“我明白,张教授。
这不仅仅是一项科学研究,更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我愿意付出一切努力,确保我们的研究能够成功。”
与此同时,解放区的高层也在密切关注着这一项目的进展。
他们深知,随着国际局势的微妙变化,俄曼瑞克人的野心日益膨胀,
拥有蘑菇弹将成为决定未来格局的关键。
因此,对于陆志远及其团队的支持,可谓是不遗余力。
华夏民族一向爱好和平,我们拥有蘑菇弹之后,并不会轻易使用,我们只是为了让敌人不敢对我们使用蘑菇弹。
“赵刚同志,”
高层在一次秘密会议上对赵刚说道,
“你的工作做得很好,
陆志远的加入为我们的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我们必须更加谨慎,既要加快研究进度,又要确保绝对的安全。”
赵刚点头应允,心中暗自庆幸能够为国家找到如此宝贵的科技人才。
他知道,陆志远的加入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补充,更是精神上的鼓舞,让整个团队都充满了信心和斗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陆志远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断攻克技术难关。
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的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陆志远总会独自站在实验室的窗前,凝视着远方的星空,心中默念:
“为了这片土地上的和平与自由,我们必须成功。”
陆志远,只是我方人才战略产物的冰山一角。
很多科学家,为了早日赶走侵略者,为了让民众过上幸福、团圆的生活,选择了背井离乡,来到了解放区。
正当各项科学实验紧锣密鼓地进行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们的科研工作蒙受了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