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要那么敏感(2/2)
范运国打电话交代一声就站起来了。
三人离开了【龙海集团】总部,来到歆慕笛轿车前,范颜淑道:“我开哥哥的车,你们坐后排,咱们去【龙海大酒店】。”
范颜淑打几个倒挡离开了集团总部,几分钟赶到了【龙海大酒店】。
范颜淑把轿车顺着斜披开到了地下停车库,停好车又挽着歆慕笛的手走在爸爸后边,直接上了电梯间。
范运国按上行健19,在顶楼层停下。
县城的很多大酒楼大多兴建十九层,几乎一个模式。
来到1号包间坐下,范颜淑点菜去了,范运国和歆慕笛讲起了他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
“我成立【龙海集团公司】多少年过去了,当年辞职下海去了深圳,捞了第一桶金之后就回家创业,决心造福乡亲,改变山区穷困面貌。”
“栾宗义和我是高中同学,我们都是【大旺庄】人,后来分别不同时间段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都分配了工作,他在乡里,我在县财政局,在局里干了不长时间觉得工作太枯燥,得到家里双方老人认可、同意,我和颜淑妈妈王春秋带着两家全部财富6万块钱一起去了深圳,租房注册了一家当年很新潮的电子公司,当起了老板,考察过程中就决定赌一把,赌输了一无所有就没脸回来了,在当地给人家打工,从零做起也不错,当时有很多去打工的人。我们很自信,相信以后不会差,有知识、有学历,就看命运怎么安排了,其实就是冒险,因为我们两家全部财富就这些,肩负着老人的希望和信任。但实践证明,我们是对的,我们没有让老人失望,我们的团队很超前,几个月之后就捞第一桶金,不久挣得盆满钵满,其实也是幸运好找对了合作伙伴,更是沾了改革开放的光,很快我们就回来了。”
歆慕笛听说过这样的传奇,有本事的人辞职下海很正常,能力加自信、加运气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当然这也是大环境下衍生的事物、造就的一批时代精英。范运国没有提起他和王春秋两家的身世,但不用说两家老人不是普通老百姓,最有可能是政府当官的一些人。
范运国讲起自己创业道路十分兴奋,他又道:“我们也可以说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以大款形象在【广来县】出现,和当地政府协商谈判,注册了当年第一家公司【龙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我自己注册的资金200万。
“搞房地产当年在这个县还是新生事物,是方向是潮流,说起来更是冒险,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也相信这条路走下去没有错,我们也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硬是盖起了第一个社区,【城南新区】。
“计算了成本,按利润百分之二十加成本出售,当时100多平的房子8万都没人买,那时候政府拆资在南关街两旁盖了几栋商品房,两层一栋80平售价才6万块,那是门面房做生意用的,也都被头脑灵活的有钱人买去了,当然也有贷款买的,但买商品房居住的人家在广来县不多,没有创收价值,那时候贷款利率又高,如果我们的楼盘一年卖不出去就白忙活了,我有些着急,就开车来到市里,花钱让电视台做广告推广一下,这一招还真管用,第二天【岐山县】来买房的客户就有六家,那个县发展早,他们显然是检漏,买来之后是增值的,也可以说是炒房客,岐山县房价已经是1000多一平了,而且听说还会再涨,这里房价也不能差的甚多,都是县城驻地,虽然有地域差异这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