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巡视辽东扶桑(1/2)
商业活动也日益繁荣,大唐开放的贸易政策吸引了来自四方的商人,他们在辽东半岛的市集上交换着各种商品,使得这里成为了东北亚的商业枢纽。
文化方面,大唐文化在辽东半岛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学校和书院的建立,使得儒家经典和大唐的学术思想在当地得以传授。
此外,大唐的节日庆典、音乐舞蹈、建筑风格等也深深影响了当地的生活,使得辽东半岛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随着大唐百姓的迁入,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人们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城市中,汉唐风格的建筑与高丽、新罗的建筑相互辉映,展现出大唐海纳百川的气度。乡村里,百姓们安居乐业,享受着和平与繁荣带来的幸福生活。
“这里的百姓本来就是从神州过来的,只是他们以为过了条河后,便可以不服王化,这也是取死之道。”
辽东半岛并不大,但是对于大唐人来说,很多人对这里印象都不好。
就算是朝廷这些年开始消除这片地方给神州带来的影响,但是也挡不住那些还活着的人的嘴。
比如武媚娘,她对这里印象就很不好,当初就是这地方作乱的原因,加快了前朝的覆灭。
而且,这边的小国国王,还把不少神州士兵斩首做了京观。
“所以,当初参入了京观的那些人,包括他们的十族都被斩杀了。所有在这边朝廷做过官的,包括祖上做过官的,都没放过,除了女子。新罗婢在我大唐太畅销了,我大唐当初也缺人口。”
听了武媚娘的话,徐惠笑着回道。
她们两会经常关注朝廷政事,对这些自然都清楚。
从大唐征服了辽东半岛之后,对这边的某些人,可是恨到了极点。
这边的人有那些遭遇,也不足为奇了。
经过了多年的洗礼后,如今这辽东半岛的土着,怕是就没剩几个了,不少还被朝廷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开垦去了。
“走吧,我们去另外一个地方看看。”
李逸对这边的土着一点好印象都没,武媚娘和徐惠说的这些,其实大部分就是他一力推行下去的。
忘恩负义的玩意,自然不能留着。
所以在这边走了一圈后,虽然这里的百姓已经是绝大部分变成了大唐百姓,李逸对这边还是那么不爽。
除了这个地方,接下来他要去的地方也是一样,同样是让他很不爽的地方。
不过,这些地方现在都归到大唐来了,都是大唐的地盘,跟曾经的那些土着已经毫无关系了。
“这小小的弹丸之地,能够存活,靠的就是我神州百姓和朝廷缺乏探险精神了。要不然,岂能容他们活着。”
李逸要去的下一个地方就是扶桑,这里如今也全部都是大唐的地盘,岛上也绝大部分都是大唐百姓。
作为大唐最先打下来的地方,这里的变化自然是非常大。
不过,这里的百姓并不是很多,而且建筑这些也比较稀疏。
看着这些,武媚娘笑着回道。
其他人听后,也纷纷点头认可。
毕竟,这地方是真的太小了,而且据陛下说,这里还经常会有地龙翻身。
所以,朝廷在这边安置的人并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