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诸葛亮北伐的困难(2/2)
“阿耶,你吼那么大声干嘛呀,你又没教过我行军打仗。”
张彦安抚了一下李丽质:“没事,我也不懂军事。”
“其实不止是这样,这个作战计划太庞大了,不能出一点纰漏,但是大计划不出纰漏是不可能的,而且魏延还没有备选计划和应急预案,要么赢要么输,而且输的几率还很大,诸葛亮怎么可能会用。”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魏延是武将,只管打仗就可以了,但诸葛亮不同,他不止是蜀汉军队的统帅,还是蜀汉的相国,当时的蜀汉经不起大规模溃败了。”
“曹魏可以输一次两次,甚至是三次,但是蜀汉一次都输不起,诸葛亮不是输不起,而是没有资本去输。”
“所以诸葛亮身上的负担很重。”
朱媺娖不理解:“可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有很多啊。”
“以弱胜强确实很多,但是以弱胜强需要有四个要求,缜密的心思,超群的能力,绝佳的运气,愚蠢的对手,四者缺一不可。”
“毫无疑问,诸葛亮符合前两条,第三条未知,第四条不可能。”
朱棣对此深有体会:“而且武侯虽然说是把长安放在第一位,但从出祁山来看,陇右才是主战场。”
“太宗,这是为什么啊?”朱媺娖也是个军事小白。
“祁山通陇右,而且祁山道平坦,适合大规模行军,而且陇右地区多山地,骑兵不适合,而且拿下陇右,蜀汉就可以剑指雍凉。”
朱媺娖更不理解了:“啊?不是拿长安吗?怎么剑指雍凉了?”
朱棣扶额:“雍凉是曹魏的马场,拿下雍凉,蜀汉就可以获得优质战马,曹魏也会失去战马,这一加一减,关中还不是唾手可得,拿下关中,就可以东出,走秦皇和汉太祖的老路。”
(所以网络的键盘侠,别以为自己见的多就认为自己比古人聪明,尤其是有人说现代的大学生去了古代就是状元,还拿出了表格对比。)
(去看看科举的文章吧,现代公认的文豪鲁迅,连秀才都考不上。)
(还有就是说诸葛亮保守的,书上明明白白写着天时地利人和,看都不看就发表自己的言论。)
“哦,知道了。”朱媺娖还是听的一头雾水,看来军事上的事,真的不适合朱媺娖。
“老四,你还算有点能耐。”朱元璋瞥了朱棣一眼。
“是爹教的好。”别管朱元璋到底教没教过,反正朱棣这个马屁必须要拍。
“嗯,没辜负咱的苦心,不过老四啊,你是不是该解释一下宝钞的事啊。”
朱棣傻眼了:“爹,宝钞是从洪武朝开始不值钱的。”
“嗯?再给你一个机会。”
朱棣想哭,再次羡慕李世民有一个好爹:“爹,我知道错了,回去就改。”
朱见深表示这祖宗没法要了,就没见过那么怂的,明明太祖挺和蔼可亲的。
朱见深根本不知道朱棣的痛,毕竟朱元璋在二人面前,完全是两个态度,朱元璋把双标做到了极致。
送走皇帝们后,张彦给了李丽质和朱媺娖一顿书:“努努力吧,尤其是丽质,你没发现你阿耶又想揍你了嘛。”
“哦,知道了。”
“加油吧,一寸光阴一寸金。”
朱媺娖点头:“我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三寸光阴一个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