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125章 官箴

第125章 官箴(1/2)

目录

当陈凡来到县衙时,杨廷选明显刚刚冲人发过火。

这从吏员、下人们的静若寒蝉便能看出。

见到陈凡,脸上余怒未消的杨廷选亲自站起迎接。

“文瑞来啦。”

“县尊!”陈凡的表情倒没有因为上次的抵牾,而跟以往有什么不同。

杨廷选看到陈凡如此做派,明显松了口气。

“文瑞,本官错了!”

陈凡佯装不明所以,开口问道:“县尊何出此言?”

杨廷选感叹道:“小人为奸,固难防也,就算是包孝肃亦为胥吏蒙蔽也!”

包孝肃指的是包拯,而“小人为奸,固难防也”这句话则出自《梦溪笔谈》。

传说包拯任开封府尹的时候,有犯法者当受杖刑,为了免除皮肉之苦,犯法者便贿赂胥吏。

胥吏教他在行刑的时候喊冤,自己则故意对其大声呵斥:“不许其申辩”。

包拯以为胥吏仗势欺人,于是便杖责胥吏,倒免了犯法者一顿板子。

殊不知,这其实正中他们下怀。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在最后总结说:“小人为奸,固难防也”。

这个故事,很多官员都口口相传,用来警告自己或者朋友,做官容易被胥吏蒙蔽,万万不能重用他们。

陈凡知道,这是杨廷选在为之前他自己做的决定甩锅了。

因为钱家的活动,许了他苏杭府衙同知的位置。

杨廷选怦然心动,所以放了钱琦,准备在海陵知县的位置上混个两年多,就升官走人了。

谁知徐家竟然动用京中的关系,直接将钱家的事“捅”到了六科。

杨廷选自然害怕,万一六科言官风闻奏事,真发现他跟钱家有什么勾连,到时候别说升官了,就连能不能保住官位还要两说。

所以——杨廷选慌了。

但为了面子,他又不想在陈凡面前承认自己包庇钱家,故而把责任推到胥吏身上。

至于这个胥吏,自然只能是——李典吏咯。

在陈凡看来,李典吏估计确在杨廷选的选择中,给了一些参考意见。

但下决定的不正是你杨廷选本人吗?

这时候让李典吏背锅……

胥吏果然是基层衙门的背锅侠。

“杨廷选到底是官场新人,还是爱惜羽毛的,要是换做别的官场老油条,哪会如此轻易……”陈凡心里想着,嘴上确道:“不知县尊为何有如此感叹?”

杨廷选哪里知道陈凡就是整件事的始作俑者,他还以为是徐家舍不得两处产业,所以才动用了岳家的关系,找人来揭此事。

于是他将县中传言,详细给陈凡讲了一遍:“文瑞成日里在塾堂教书,消息却也闭塞了些,这件事,县里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陈凡点了点头:“不知县尊找我来,所为何事?”

事到临头,杨廷选又扭捏了:“我是,是听说徐述之子徐拯如今在弘毅塾读书?”

“确有此事。”

“不知文瑞能否帮忙跟小石公传句话,就说……整件事都是小吏蒙蔽,恐有所误会,存文一事,县衙会尽快找到!”

陈凡却摇了摇头:“大人,为今之计,当先将有杀人嫌疑的钱某捉拿归案!”

“这?可是小石公那里?”

“徐家一威胁,大人便去解释,那大人的威信何在?”陈凡一副替他考虑的样子。

“唔?”

“先将钱某收监,给徐家一个态度,然后再过段时间将存文展示给小石公!说是刚刚找到!”

杨廷选恍然!

这样一来,他最在乎的脸面算是保住了。

至于钱家?

他本来就厌恶钱家,如此紧要关头,又怎么会在乎钱琦的死活。

以前因为老师作保,所以他才犹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