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137章 盐运衙门

第137章 盐运衙门(2/2)

目录

“咦?”

“这?”

让陈凡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另一个时空中,任何一个小学老师都谙熟的教学方式,在这里却让这帮童师们惊讶不已。

“在书中录字,似有些浪费书本了。”

“是啊,怎好将自己的浅薄之解,与圣人之言并列呢?”

……

陈凡听到这才反应过来,这个时代虽然活字印刷、雕版印刷已经很普遍了,但书价仍然不是一般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的。

比如牛蛋他们用的书,还是陈凡在城中买了几套送给他们的。

为此,王大牛他们不说感恩戴德,那也真是千恩万谢了。

这年月,往往家中有一人读书,那书都是要传给家中下个读书人使用的。

所以当陈凡说,将心得体会写到页眉上时,显然违拗了一群老夫子的三观。

对于质疑和不解,陈凡没有多解释什么。

这是观念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的。

好在都转运使司泰州分司衙门就在不远处了,陈凡朝众人拱了拱手,算是揭过这个话题。

刚来到大门前,衙署的牌匾便吸引了陈凡的目光。

“盐运分司。”

天下盐运,首瞻两淮。

都转运使司全称是“都转运盐使司”,因为太过拗口,所以一般百姓都称其为“都转运使司”,或者干脆叫“盐司”。

其中都转运使为从三品,一般官场和民间称其为“盐院”。

都转运盐使司天下一共有六个,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山东、福建。

但其中两淮盐业最为发达,所以也最为有名。

两淮盐司

这里的通州不是河北的通州,而是后世的南通州,也就是“南通”。

掌管分司的官员一般由盐运副使或者盐运副判担任。

因为泰州分司有盐场十余,出盐最多,所以掌管泰州分司的是都转运盐使司衙门的副使陆为宽。

此时,陆为宽正站在衙门内海水、盐山、麒麟朝日照壁前笑着迎接众人。

照壁那图的上方还刻着四个石雕大字——“鹾政通明”。

“这些就是我们淮州各县社学的贤师徒了?”陆为宽笑着转头看向一旁的胡芳,似乎是在求证。

胡芳面对从五品官员陆为宽,许是老父亲胡源是礼部左侍郎的缘故,所以也不谄媚,只是淡笑道:“回陆盐院,正是。”

盐司官员太多,叫法不一,但对单独掌管一地盐政的官员,都有称呼其为“盐院”的传统。

“陈凡是哪一位?”就在这时,陆为宽看着人群,又问了个问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