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139章 女子无才便是德?

第139章 女子无才便是德?(2/2)

目录

这么潮流吗?

陈轩撇了一眼堂弟:“这有什么奇怪,闺塾之风,太祖时便已有之。”

“这些女子又不能考科举,学了四书五经有什么用?”

陈轩摇了摇头:“谁跟你说她们学这些了,她们在闺塾里虽也学《四书》,但却是《女四书》!”

“《女四书》?”

“嗯,《女范捷录》、《内训》、《女论语》、《女诫》。”

陈凡听完顿感大开眼界:“不是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吗?陸副使怎么会让他家女公子读书的?”

陈轩皱了皱眉:“谁跟你说得这话?”

陈凡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在另一个时空中,是明朝末年才被提及。

曾作《闲情偶寄》的李渔在其文中提过。

但纵观整个明朝乃至前朝,都没有人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话。

这句话的流行还要到辫子朝。

相反,因为明代江南经济文化发达,女性教育也更普遍。

陈凡就听说过,江南地区的才女不仅从小在闺塾读书,长大后才情不输于男子,比如著名的蕉园诗社。

比如沈宜修母女的作品收录于《午梦堂集》,诗词、书画皆为当世一绝。

还有杨慎之妻黄娥的许多作品也在世间流传。

想到这,陈凡微微摇头,自己还是受刻板印象束缚太深,也受到另一个时空中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的荼毒太深。

堂兄陈轩这时话锋一转:“不过你刚刚说得那句话也有些道理,世家大族、富商巨贾教育家中女子,虽也读书,但更多的是教授女红、记账这些事。以便将来出嫁后持家。”

陈凡点了点头,好像这又跟自己脑海中的一些固有观念渐渐重叠了。

“但这陆家不一样,我也是听书院的夫子们聊天时说过,陸副使这人很是钟爱几个女儿,从小便把他们当成男子来养,学得也都跟男子一样。曾经咱们书院的一个夫子就曾进陆家给几位女公子讲过《孟子》。”

“啊?”

堂兄叹了口气:“女子终究是要嫁人的,也不知道陆家让这些女公子学这干嘛?难道要学勇平伯家,让闺女乔装男子参加科举?”

啊?

陈凡感觉自己的三观炸了。

这个时代竟然还有女子冒名参加科举的案例?

那特么不是……《女驸马》的故事吗?

这,这这这……

就在陈凡想要追问时,堂上大人们已经安坐。

陆为宽抚髯而立,目视堂下诸人,肃然道:

“尔等既已入学,沐圣贤之道,当知学问非雕虫之技,实为经世济民之根基。”

“昔朱子有言:学者须是立志,志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

“今日本官考校诸童,非欲以辞章炫目,但求观尔等心性澄明、义理通透否!”

“今试以《语》,摘其义理而寻其章句。诸童踊跃,本官必有厚赐。”

言毕,陆为宽从袖中抽出一把戒尺轻叩案几,声若金石,满堂寂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