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赴考(2/2)
排名考前的自然就能在“县纲”中排名考前。
如果说这县纲排名靠前有什么用?
院试里作用那可就太大了。
先进门的,领的号牌考前,座次也就考前。
但县纲在后,领了靠后号牌的县,考生只能坐在最后,最后是什么?
靠近茅房的位置,也就是所谓的“屎号”。
海陵县虽然不是大县,但物产丰富,还有伴生盐业的各种商户,故而也能在淮州府排个中等偏上的县纲位置。
当陈凡来到灯笼下时,“老熟人”周教谕早已站在灯笼脚下。
见到陈凡,周教谕脸上一阵尴尬。
他与钱家狼狈为奸,一齐朝陈凡使绊子。
钱琦死后,他惶惶不可终日,觉得这一切都是陈凡干的。
他甚至一度想要辞官回乡,避开陈凡。
但见陈凡似乎并没有拿他开刀的意思,最后便也舍不得学官的位置,战战兢兢在海陵待了下去。
这时再看到陈凡,周教谕脑袋一缩,恨不得将头装进肚子里去。
陈凡看了他一眼,便转过头去,这种小人,只要不来坏你的事情便可,院试在即,他根本没闲心去记什么仇。
灯笼下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不少海陵县的考生见到陈凡,连忙上前朝他这个案首行礼。
陈凡也一一回应。
跟随着人流,当整个淮州府的考生来到试院前时,这里早已人声鼎沸。
考生、看热闹的百姓、做小买卖的商贩挤满了学政试院前的空地。
但除了他们这些考生,却看不到一个秀才或者举人。
陈凡不解,问旁边的人道:“兄台,怎么看热闹的全是百姓,却一个读书人都没有?”
那名考生年纪已经有四十岁了,见到陈凡这个案首也不敢怠慢:“案首不知,自李学政来了南直,整肃学风,按临各地,处罚不法生员、举人很多,故而各地读书人对学政大人心存畏惧,一般若是无事,是不敢上街的。”
那考生说完后,脸上露出对李世亨的敬仰和崇拜。
这时,一旁一位操着兴化口音的世子道:“提学来,十字街头无秀才;提学去,满城群彦皆沉醉。青楼花映东坡中,红灯夜照《西厢记》。”
陈凡转头看去,拱手朝那人行礼道:“这位兄台有礼了。”
那兴化童生笑着拱手:“陈案首,在下李存疏,兴化县人。”
听到李存疏的名字,海陵县这边的考生纷纷转头朝他看去。
陈凡诧异众人的反应,刚刚那四十多岁的考生小声在陈凡耳边道:“李存疏是上一科的案首,刚中案首便死了爹守孝三年,今年却是又能考了。”
没想到又是个案首,陈凡连忙再次行礼道:“原来是李兄,失礼失礼。”
李存疏笑了笑道:“听闻陈案首才学过人,就连知府、知州家的公子都送到陈案首的塾中就学,今次院试,在下倒是想跟陈案首比上一比,究竟是你这个案首才高一等,还是我这个案首技高一筹?”
挑战?
陈凡微微一笑:“那就考后放榜时再见?”
“哈哈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