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鹅经》(1/2)
考中了秀才堪比做官,甚至比做官还累。
东家长西家短,该照顾的情面都要去照顾;该维系的关系都要去维系。
从溱潼到县里,从县里至泰州,只要是相熟的人,陈凡都要一一拜访。
华夏自古就是这种人情社会,你有了喜事,若是关门待在家里不交际,别人就会觉得你对他有意见了,疏远了,考中了秀才拿乔了。
忙活了十来天,陈凡终于闲了下来。
见到郑应昌,两人自然是聊了一下金陵发生的事情,随后陈凡便小心翼翼问起了周士相的事情。
郑应昌也没当回事,只以为陈凡是在路上遇到了“贼户”,他笑着道:“开国都已经六十多年,周士相的事情都少有人提及了,东家肯定是在路上遇到贼户了吧?”
陈凡勉强笑了笑,口中唯唯。
郑应昌道:“说起这些贼户,唉,又是可怜又是可恨,可怜者是这些人不能科举,不能从商,也不能务农,只能聚在一起靠打渔为生,甚至衙门里连他们的户籍都没有。”
“说起可恨!”他突然看了看窗外,然后小声道,“你还不知道吧?我在友人处听说,上次泰兴虹桥被贼人劫掠,就是这帮贼户干的。”
陈凡张大了嘴,瞪着郑应昌,郑应昌挥了挥手:“不提这个了,我还有事,先出去一趟,无需给我留饭。”
这两天里,弘毅塾的孩子们陆陆续续回到了海陵开始读书。
陆慕贞也从泰州搬到了海陵,就在凤凰墩上租了一个小院,陈凡需要跑去给她上课。
郑应昌出门办事,海鲤也在金陵没有回来,陈凡安顿好了孩子们,便回到房中清点这段时间系统签到的收获。
其中大部分还是书本增益类的道具。
使用后增加陈凡对经文的熟悉和理解。
不过这系统似乎有点儿意思,可能知道陈凡已经成为了生员,对四书依然十分熟悉了,故而签到所得的物品比重,渐渐从四书类朝五经类靠拢。
这些是大部分的收获,最让陈凡感到意外的是,最近签到可能地方驳杂,有的时候在试院,有的时候在客栈酒楼,有的时候在行路之时,所以签到所得物品小部分也是奇奇怪怪。
比如《饮膳正要》,比如《陈旉农书》……
最让陈凡诧异地还是一本名叫《鹅经》的南宋书籍。
这本《鹅经》看封面,是一个叫鹅冠道人所著,打开书籍,里面采用的是朱墨双色批注体,正文又是北宋的官刻体,书的边缘有元代畏兀尔问音译注释。
“好像以前从没听说过有什么《鹅经》啊,那什么《饮膳正要》啥的,好像还有点影响。”
“还有,这畏兀尔文的注释,难道是从阿拉伯传过来的?”
陈凡从第一页细细看起,静下心来,竟然觉得这本书还挺有趣。
首先这本书分成很多章节,比如《庐宇篇》,说得是鹅肉舍的搭建。
还有《相形绝》,这里说的是鹅种的选育和优化。
翻到最后甚至还有《扁鹊问》一章,竟然是给鹅类生病后如何医治给出了很多方案。
看到这陈凡才知道,这本书估计确实是外域传到中土来的。
但经过本土改良,早已面目全非。
比如这注释里面引用了很多华夏的古籍,
譬如在相形觉这一篇里,作者引用了《咸淳临安志》里提到的《相鹅经》。
还有《梦梁录·市食篇》里记载的临安“鹅鲊、灸鹅脯等鹅制品。
就在陈凡略略翻过这本书时,突然他停下了翻动的手指,驻目看向其中一段注释:《岭外代答》有云,邕州土人持竹筒灌粳米,日三回,鹅羽丰而脂厚。
看到这,陈凡突然有了增加收入的办法。
前几日,他还在溱潼时,记得那日丫头对刘氏说,他不喜欢吃鹅肝,觉得鹅肝粘腻,入口有股怪味。
当时他觉得这小子身在福中不知福。
可看到这里,他突然有了个主意。
“用填饲法,养殖肥肝鹅!”
另一个时空中,鹅肝早些年就是珍馐美味、奢侈食品的代名词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