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等而下之?(1/2)
有了新的教具,陈凡和郑应昌两人信心满满,急不可耐等到书法课,两人一齐走入丁班。
丁班的孩子于书法一道,还都是刚刚启蒙的阶段,比如牛蛋,毛笔用得简直辣眼睛,横平竖直,他的横又粗又弯弯曲曲,就像一个肥硕版的蚯蚓,简直惨不忍睹。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练习太少。
这个年代,纸张还是很贵的,就算是陈凡也不能免费提供纸张给他使用。
不是陈凡抠门,而是他作为弘毅塾的夫子,最起码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他给了牛蛋“特困补助”,那别的孩子呢?
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这也是陈凡急于让贫困学生家庭尽快脱贫的原因之一。
又是书法课,而且陈夫子还亲自到场。
一众学童们,尤其是牛蛋等人都很紧张。
他们这些家里贫苦的孩子能够入学,都十分珍惜这个机会。
所以在学习上非常刻苦。
即使是周炳先这种从小受到家庭诗书熏陶的孩子,在学习进度上也在被牛蛋等人死死咬住,片刻也不得放松。
但牛蛋等人唯一苦恼的就是书法课。
郑夫子上的课很有趣,他们也很喜欢书法。
但每次周炳先这些人可以毫不顾忌地任意使用竹纸,甚至宣纸。
可他们不行。
因为,周炳先一节课使用的纸张,甚至比他们全家一天的吃喝嚼用都贵。
所以他们只能在塾堂上课时,使用最便宜的竹纸。
这种纸吸水性很差,写出来的字,有的时候墨迹尽然会沿着纸张上的纤维横溢,搞得笔画间,像是长了树枝。
即使是最便宜的竹纸,也不是牛蛋这些穷孩子能随意使用的。
他们更多的时候,为了节省墨锭,都是用竹枝在沙盘上书写。
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想要用硬头的竹枝,写出汉字那种起承转合的美,那是想都别想。
故而牛蛋等人的字,在整个弘毅塾都成了笑话。
陈凡也很苦恼,孩子们不懂事,不知道家庭之间的经济差异,他们对牛蛋等人的嘲讽,仅仅局限在书法本身。
但穷人家的孩子成熟的又早。
陈凡很担心,这些会给牛蛋等人带来不好的心理影响。
“学习丨委员,上来领取【纸】发下,每个人都有!”郑应昌到现在还有些不适应陈凡给学童们委派的“官职”名称。
牛蛋“嚯”得犹如标枪般站起,大步来到郑应昌面前。
可当他看到讲案上的“纸”时,突然一愣:“郑夫子?”
郑应昌笑着点了点头:“给每个人都发一张。”
牛蛋盯着满脑门的问号将“纸”发了下去。
周炳先好奇举手:“报告!”
“说!”
“这是手绢儿吗?夫子?女子才用这布料,太素了。我请求更换。”
“哈哈哈哈!”一众学童们笑得前仰后合。
眼看着丫头拿着砑绢布已经捏到了鼻尖的“黄河”,郑应昌脸终于黑了:“这是以后书法课给你们使用的【纸】。”
“纸?”所有学童都愣住了。
牛蛋等学童听到以后要用绢布来书写时,更是浑身一颤,神色很是纠结。
“绢好,绢好,有名气的人写字都写在绢上,我爹收藏的《鸭头丸贴》就是写在绢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