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真的有鬼(1/2)
陆西星,字长庚,号潜虚子,又号方壶外史,兴化人。
相传他自幼聪明,才华横溢,工诗文,擅书画。尝为诸生,颇有名望。
但早岁事举子业,九试而不中,于是弃儒学道,入山隐居。数次遇异人,得受仙道秘诀。
后声言吕洞宾降临其北海草堂,住二十二日,亲授丹诀。
这件事在整个大梁都传得沸沸扬扬,可以说,陆西星在现在的大梁,声望甚至超过了几位天师,就算是宫中和朝廷的各位贵人也将其奉为座上贵宾。
不过陆西星平日里很少露面,他在兴化的北海草堂向来有两位真传弟子主持。
一位名叫彭好古,此人继承了陆西星的道家内丹东派理论,将来必是要传陆西星的衣钵的。
另一位就是眼前这位李文烛,此人向来主持北海草堂的俗务,本身也著有《黄白镜》一书,是大梁道家外丹学说执牛耳者。
彭好古因为潜心研究道藏,故而在民间声名不显。
但这位李文烛那可是整个南直隶道家最为耀眼的明星。
听闻是李文烛到了,在场围观众人,不管是商贾还是农人,全都跪倒在地,不敢抬眼看他。
可此时的李文烛却十分无奈,他本就是来海陵处理一些事情而已,没想到莫名其妙被裹挟进了这件事中。
“果然拿手手短,吃人嘴短。”想着那兴化的一百多亩水田,他叹了口气走了出来。
“李道友,别人或是不懂符篆之学,你学究通神必然是懂的,烦请你帮这位海公看看,这符篆有没有问题!”杨元一将符篆递给了李文烛。
李文烛哀怨地看了一眼杨元一,接过符篆,稍看片刻后对海鲤行了个道礼:“这位信士,此符确实是我道家真品无疑。”
海鲤对陆西星的名头还是比较重视的,也相信北海草堂的名声,不过:“李真人,这符怎么用?”
李文烛道:“此符常用以驱鬼!我不善符篆之术,只在书上见过。”
海鲤笑着对杨元一道:“你用此符准备驱鬼?若是那小童身上本就无鬼,你非说是你驱了,这怎么验证?”
杨元一似乎早有对策:“无妨,只需烧掉此符,溶于水中,取那小童一滴血便可知道对方体内到底有没有鬼物了。”
众人听他说了,顿时觉得神奇无比。
更是有好事的围观之人鼓动道:“那举人老爷,便叫这道长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海鲤回头朝陈凡看去,只见陈凡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海鲤这才面色不爽地“哼”了一声,退到一旁。
杨元一见海鲤都退走了,看着陈凡微微一笑,神色隐有得意。
不多时,张家人敲开了泥塑坊的大门,只见陶六儿搀着张祖胤满是防备地走了出来。
“你们,你们到底要干嘛?这娃娃已经没事了,你们勿要吓坏他了。”陶六儿虽然因为害怕,说话结结巴巴,但却始终将张祖胤拉在身前,害怕众人伤害他。
陈凡也没想到,本来与这件事没关系的陶六儿竟然会这般回护张祖胤,这老头倒是个好人呐。
谁知好人毕竟只是个老匠人,却拦不住群情汹汹的众人。
赞化宫两个道士上前,一把将张祖胤扯了出来,带向了杨元一。
张祖胤的母亲看到这一幕,生怕刚刚好些的儿子再犯病,挣扎着、哭嚎着想要将儿子抢回来,谁知张家几个健妇死死压着她,让她动弹不得。
陈凡见状暗道不好,转头看向张祖胤,果然,小家伙身体在这时竟然微微颤抖起来。
他顿时大怒,转头看向那几个妇人:“你们干什么?人家母亲关心儿子,你们还要拦着,世上有你们这般的亲族吗?”
张让此时也挣脱了开来,一把将几个妇人踹翻,拉着媳妇儿走到儿子身边。
张家嫂子一把抱住儿子:“兒,不怕,不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