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张教谕(1/2)
州府县之学官,俗称“教官”。
都是由朝廷直接委派,有一正职,辅以若干副职。
府学设教授一人,州学设学正一人,县学设教谕一人。
教谕别称“司训”。
以上这些都是官学的正职学官。
然后是副职,府、州、县学分设训导四人、三人、一人,这些是副职。
童生进学后,统归这些人教导。
陈凡虽然在海陵已经呆了一段时间了,也在县学门前来来往往路过了很多次。
但说实话,他还从来没进县学里看过究竟啥样。
海陵城中的凤城湖是引城河进入城中形成的人工湖,弘毅塾在小湖的南岸,而海阳楼则在小湖的北岸。
海阳楼的西边不远处有座文峰塔,塔下就是县学。
大梁的儒学都是有统一规制的。
学宫坐南朝北,中祀孔圣,从进门起为棂星门、半月形的泮池。
泮池后是一座四合院,四合院的南侧为名宦祠、乡贤祠,这里祭祀的都是本地出生,或者跟本地有关联的官员、大儒、乡贤。
比如徐家那三位,此刻就被供奉在其中。
说完了南边,正面则是大成殿,塑圣人孔丘像。
左右则是东庑、西庑。(庑是大房子、殿宇的意思)
这四合院周围有高丈余,长约四五十丈的砖墙围住,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就算是县学的师生一般也不给进,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因为这里是县学举行各种仪式以及祭孔的场所。
按理说,陈凡成为生员后,头戴两朵金花,乘着白马,前有彩旗,后有黄盖,从泮池进入大成殿中祭拜孔子才算完成了入学典礼。
这叫做“入泮”。
《诗经》有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故而入泮又可以称之为“采芹。”
可陈凡怕麻烦,拒绝了周教谕的邀请,最后没入泮,也没采芹。
便是今日,也就是朝泮池里张望了一眼便算是过了瘾了。
在学宫的西面才是真正县学里真正的教学办公地点。
跟学宫的棂星门并肩建有儒学门,陈凡刚走到门口,昨天那门斗看到他眼睛顿时一亮,忙不迭飞也似跑来请安。
“案首公,您这是第一次来县学,小的给您引路。”
陈凡正愁不认识地儿呢,于是点了点头笑道:“辛苦!”
那门斗想必是做惯了“导游”这营生的,自引着陈凡进入儒学门后,讲解便开始了。
“案首公……”
“叫我陈夫子便可!”
“好咧,夫子,你看,自咱们进了儒学门,这院子正面还有道门,叫【仪门】,仪门过去,正北是明伦堂,东面是致道斋,西面为育英斋,平日里教官们给各位生员老爷讲课便在这两斋里。”
陈凡点了点头,又跟着那门斗朝明伦堂后面走去。
门斗指着眼前出现的一处小阁道:“这是尊经阁,咱们县学的藏书都在这里。”
“夫子,尊经阁后面就是敬一亭、射圃,没什么看头,咱们朝西边去,育英斋边上的围墙有个便门,通往教官的公廨,我领着您去公廨报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