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星火三人组毕业,未来可期!(1/2)
第140章星火三人组毕业,未来可期!
随着李奇维的天骄宣言发表,物理学从此迎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物理学家们还矜持一点,虽然内心波涛汹涌,但是表面却云淡风轻。
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暴露了野心,论文越看越厚,实验越做越深,会议越听越多。
大佬们都在争分夺秒,企图在物理大世中占得一席之地。
而大量的物理学者们则更加疯狂了。
如今,随着理论和实验仪器的快速发展,哪怕是水平较低的人也能做出不错的成果。
所以物理学者们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睡在实验室都是家常便饭。
按照他们的说法,万一实验现象是在晚上出现呢。
那回家睡觉岂不是就会错过了。
乍一听,还真他娘有道理。
物理学史上因为意外而发现重大现象的例子,还是有不少的。
物理领域最庞大的群体,不是物理学家,也不是物理学者,永远是学生。
不论是本科生,还是博士生,他们才是物理学的未来,是物理学的希望。
只有学生一代比一代强,物理学才会永远向前发展。
天才为物理学指明了方向,但是通往的路,却是无数普通物理人铺就的。
也许有些学生永远成长不到发表相对论的高度,但是他们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好老师,培养出一位天才。
因此,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都不会忽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1902年12月1日,三一学院正式举行本科生答辩。
本次答辩的人数一共约15人,何育杰、夏元瑮、徐启泰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李奇维当初的本科毕业答辩,如今已经成为了三一学院的传奇,被无数人津津乐道。
这直接导致了不少师生的阈值提高了。
普通的答辩已经引起不了他们的心绪波动。
但是毕业答辩现场的气氛,仍然让所有人表现出严肃的表情。
这里可不是什么随便的场合,而是神圣纯洁的学术交流现场。
真正的知识需要被尊重,如果一种知识让你感觉有问题,那么它可能不是真正的知识。
本次毕业答辩的旁听人数在80人左右,远远比不上李奇维那次。
但是李奇维看到何育杰三人,身体依然在微微颤抖,同时脸上还有一丝激动的潮红。
紧张的不行。
他对着三人笑了笑,通过眼神鼓励他们。
凯斯教授本来是想把李奇维拉到评审团的,但是被他以避嫌为由拒绝了。
所以现在李奇维就是坐在后排的角落。
然而他的名气太大,会场内所有人不由自主,总是不经意地看向他,眼中露出羡慕。
这也让何育杰三人松了口气,看来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李大哥身上。
第一个上场的是夏元瑮,他的本科论文是关于光学领域的。
主要内容是研究各种情形下,光的衍射发生所需要的条件,并通过数学公式证明。
整体难度中规中矩,属于一篇不错的毕业论文。
由于他的论文涉及到了光,这让凯斯教授瞬间觉醒,当年李奇维对他说的波粒二象性还萦绕在耳边。
这是凯斯教授最后悔的事情,他没有深入去研究,从而错过了发现重大理论的机会。
为此凯斯教授上课时,经常把这个事例挂在嘴边,告诫他的学生:
“永远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物理学的真理往往就隐藏在最简单的现象中。”
“想当年,我”
说的多了,就让学生们很无语。
小年轻们经常私下里说凯斯教授能力不行,就喜欢给别人灌鸡汤。
今天,当凯斯教授看到了夏元瑮的论文后,他又想到了那个下午,那束光。
于是,夏元瑮就惨了。
凯斯教授仿佛打了兴奋剂一样,一连问出了好几个问题。
全都是针对论文里模糊不清的地方,或者是实验步骤,或者是计算公式。
而且这些问题都一针见血,不仅需要答辩者本身的知识积累足够,还需要能够发散思维。
如果你只是单纯做了实验,机械地记录数据,没有分析,没有自己的思考,那么基本回答不出这些问题。
它需要答辩者对自己的研究,从头到尾有系统级的视角和广度。
当然就算回答不出,也不代表不能毕业。
毕竟只要实验是自己做的,论文是自己写的,那么毕业就不会有问题。
但是在这么多人面前,只要是个正常的年轻人,就没人能忍受回答不出问题的屈辱。
一个还好,要是接连几个都答不上来,那么只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夏元瑮被问的口干舌燥,他的大脑疯狂运转,一行行推导过程在眼中飞快闪现。
从开题的原因,到中间实验出现过那些问题,他是如何发现并分析的。
最后到结果的推导,以及论文的创新性等等,内容非常全面,
幸好他准备的很充分,而且经过了李奇维的提前指点,这才勉勉强强回答完凯斯教授的问题。
后者满意地点点头,在纸上写下了优秀的评语。
显然,如果这些问题对方回答不出,那么凯斯教授就会只给一个合格的评价。
甚至更简单的也回答不出,那只能不予通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