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万有引力定律的缺陷!为什么是平方(1/2)
第253章万有引力定律的缺陷!为什么是平方反比
李奇维看着台下的众人,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果然,所有人都想把他这个物理学第一天才拉下马。
看看那些年轻脸庞上的激动神情,还有那跃跃欲试的眼神。
李奇维忽然感慨,好像他在前世时都没有享受过这种感觉。
而是被淹没在题海之中,成为那些试卷下的牺牲品,产生了对科学的厌烦情绪。
回到这个时代,他才终于体会了科学的魅力。
从书本上学,和亲身经历一遍,感受天差地别。
李奇维定了定神,然后拿起粉笔开始在后面的黑板上画图。
他首先在左右两边各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然后直线将两个圆的圆心连接在一起。
最后,他在示意图的上方写下了一个大大的方程式。
【f=g/r】
哗!
当李奇维写完方程式后,台下一片哗然。
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看的太懂了。
这个公式实在是太有名了。
因为它就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不要说是本科生,哪怕是中学生也对这个公式无比熟悉。
因为这个理论就是在中学时候教授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公式,牛顿才能解释天体之间的运动。
这个公式也把牛顿送上了神坛。
伟大天体的运动也要符合人类笔下的计算结果。
人定胜天!
然而现在,布鲁斯教授说要问一个问题,难道是万有引力定律
“怎么可能,难道万有引力定律是错的布鲁斯教授不会是有什么最新发现吧。”
“我的上帝,布鲁斯教授刚刚对牛顿力学三定律下手,现在又要对万有引力定律下手了”
“我物理学所有课程都是满分,我无法想象万有引力定律会有什么问题。”
“别急,布鲁斯教授只是写这个公式而已,没说它是错的。”
“也许他是想让我们算天体的运行轨道呢。”
“据说布鲁斯教授在10年前,就计算了一道非常复杂的天体问题,也许他是想故技重施。”
“那布鲁斯教授输定了,我可是专门研究过那种题型,手到擒来。”
“.”
李奇维还没开始问,台下就已经开始议论纷纷了。
虽然前排的大佬们都很淡定,但那些年轻的学生们可都是好动的主。
因为万有引力定律实在是太出名了。
所有学生都非常有自信。
这时,李奇维笑道:“看大家的表情,我想我就不用介绍这个示意图和公式了。”
“我的问题很简单。”
“为什么万有引力定律中,引力是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数字2为什么不能是1.9,不是2.1,也不是3或者4。”
“在座各位,你们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轰!
死一般的寂静。
整个大礼堂内上千人,此刻全部都傻眼了。
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黑板上的公式。
万有引力和距离平方成反比,这不是课本上教的吗
好像老师教授们从来没有提过平方这个问题。
这时,李奇维又加了一把料,说道:“你们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有想过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吗”
哗!
礼堂内的学生更懵逼了。
“对啊,万有引力公式是怎么来的我怎么想不起来了。”
“额,好像当时老师上课时没有提到,就说牛顿给出了这个公式。”
“我的老师说了:记住就行,不要钻牛角尖,对考试没有用。”
“我隐约记得,牛顿是从开普勒三定律中得到灵感,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确实没有推导过程。”
“我物理好,我可以确定,牛顿没有解释为什么是平方反比。”
“.”
这一下,学生们彻底不淡定了,所有人都焦急地和周围人讨论。
他们实在不知道为什么一定是平方,不是立方,不是2.1。
这里面难道有什么隐藏的缺陷吗
人群之中,有一个青年眉头紧蹙,一双深邃的眼睛紧紧盯着黑板上的公式,若有所思。
不要说学生们,就连前排的大佬,此刻也有不少人一头雾水。
不过迈克尔逊、密立根几人显然不在此列。
同时,他们内心感叹,布鲁斯实在是太会教学了。
难怪对方能把自己国家的教育办的风生水起。
他创建的私立大学,黄埔理工大学更是飞速发展。
仅凭这种调动学生研究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布鲁斯就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大师。
牛顿的万有引力缺陷,他们这些老一辈的物理学家,都是知道的。
只不过为了方便教学,大佬们故意把课本上某些内容省去了。
毕竟对于本科生而言,如果前期不能打好基础,内容过于复杂,反而不利于成长。
所以在场的学生们,除非是那种涉猎特别广,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否则不可能有人知道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足足过了5分钟,台下的学生依然没有人举手。
所有人都垂头丧气的。
之前他们还看不起经典物理学,觉得那些都是老古董了,没什么值得研究。
结果布鲁斯教授直接啪啪打脸。
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万有引力定律,竟然也有让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这一刻,大家对于李奇维的崇拜又上一分。
原来对方的成就不仅仅是天才,而是他对经典物理的深刻洞察。
凡事都要思考问题的本质。
李奇维看见众人的反应笑了笑,心道待会还有你们更震惊的呢。
哥我今天来就是专门虐你们美国佬的。
谁让你们后世那么狂妄。
“看来是我赢了,所以大家回去后,还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研究经典物理学吧。”
“只有把经典物理学研究透彻了,你才能明白现代物理学的核心是什么。”
“不过,这个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我看就由迈克尔逊教授来说吧。”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掌声。
迈克尔逊如今是美国物理学会的会长。
基本算是美国物理学界的第一人,和樱国的长冈半太郎类似。
“咳咳,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因为有些现象,直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解决。”
“你们如果仔细看过玻尔笔记,就会知道,布鲁斯教授曾坚决反对经典物理学过时的说法。”
“你们啊,是撞到人家的枪口上了。”
迈克尔逊的话让很多人尴尬地笑了。
“首先可以确定一点,牛顿当年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时,并不是推导而来。”
“他是根据开普勒三定律,再加上一些其他理论,总结出的平方反比定律。”
“这个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一定是闭合的。”
“否则的话,万有引力定律无法解释。”
“基于这个原理,1873年,法国数学家约瑟伯特兰,发表了著名的伯特兰定理。”
“这是一种数学分析方式,即假设行星的轨道稍微偏离了原有轨道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伯特兰通过复杂的数学计算,发现如果行星偏离轨道后,想要继续保持稳定,那么只有两种情况。”
“要么是符合平方反比,要么是符合线性规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