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262章 现在的美国没有物理学!

第262章 现在的美国没有物理学!(1/2)

目录

第262章现在的美国没有物理学!

1910年11月15日,纽约,曼哈顿区。

在未来,这里是纽约的市中心,也是美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曼哈顿从北向南,可以大致划分为上城、中城、下城三个主要区域。

上城有中央公园、大都会博物馆、林肯中心等著名景点。

中城有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时报广场、百老汇等大企业和商业中心。

下城则以金融为中心,未来世界的金融中心华尔街,就位于这里。

在下城的自由岛上,还矗立有著名的自由女神像,注视着无数怀揣美国梦的移民踏上这片土地。

然而此时的曼哈顿还远远没有后世的繁华。

帝国大厦还没开始建,时报广场也还在建设当中。

要一直等到二三十年代,这里才会真正成为世界的中心。

但在1910年,曼哈顿乃至纽约,依然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都市。

纽约的人口已经超过了450万人。

在曼哈顿的上城区,有一所美国第五古老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于1754年,从这里诞生了很多知名人物。

包括3位美国总统,9位大法官,以及很多商业巨头等等。

当然还有好几位物理诺奖得主。

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就诞生在这里。

美国物理学会就是在哥伦比亚大学里成立的。

这里见证了美国学术物理学的诞生。

所以为了表示这次会议的重视和对李奇维的尊重。

迈克尔逊特意把交流会安排在了哥伦比亚大学。

此外,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个非常传奇的汉学系。

华夏的徐志摩、闻一多、陶行知等知名人物,都曾在这里深造学习过。

而汉学系的建立,传闻和一个叫丁龙的华工,有密切的关系。

李奇维一行人和理查森、戴维森师生二人,结伴从普林斯顿来到了纽约。

理查森将戴维森留给李奇维后,就离开了。

李奇维让玻尔等人自由安排。

他则在李三的陪同下,徒步前往哥伦比亚大学。

李奇维的到来受到了哥伦比亚大学高层的热烈欢迎。

虽然没有像在普林斯顿大学一样,团锦簇,学生蜂拥而至。

但以校长为首的领导们,还是给了李奇维最隆重的迎接礼仪。

并且李奇维还看到了有不少华夏面孔的学生。

想必他们就是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的学生。

李奇维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寒暄过后,迈克尔逊就领着李奇维朝哥大的会议室走去。

那里就是本次学术会议的所在地。

和欧洲国家的物理年会差不多,美国的物理年会是每年举办四次学术会议。

时间和地点都不固定。

会议的流程就是按照顺序,物理学家们上台报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

然而此时的美国物理学界,如果严格按照李奇维对物理学家的定义和划分标准。

能冠以物理学家名头的估计不超过10个人。

有着100多位会员的物理学会,里面绝大多数其实就是各个大学的教授而已,谈不上什么物理学家。

对外自称纯粹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因此,李奇维的到来,让物理学会的所有成员都感觉蓬荜生辉。

像李奇维这样的顶级物理学家,普通物理学教授,是很难见到的。

李奇维和他们之间的差距,比他们和学生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因此,所有人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前来瞻仰这位当今物理学第一大佬。

当迈克尔逊带着李奇维进入会议室后,立刻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李奇维粗略看去,会议室内座无虚席。

他猜测估计美国物理学会的会员几乎都来了。

密立根、卡尔、布里奇曼等等。

可惜此时的哈勃、康普顿都是小人物,还有更厉害的大佬都是小屁孩。

不然的话,会议肯定就更加精彩了。

忽然,李奇维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爱迪生。

不是因为他在后世看过爱迪生的照片,而是只有他没有鼓掌。

后世的笑话不是这样说嘛:领导来了,你鼓掌,他不一定记得你;但你不鼓掌,他一定记得你。

李奇维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爱迪生,对方坐在前排,显然以大佬自居。

不屑和厌恶的眼神,让李奇维心中冷哼。

这时,迈克尔逊拉着李奇维的手,走到演讲台上,笑着说道:

“各位,关于布鲁斯教授,我想就不用我多介绍了吧。”

“要是详细地介绍布鲁斯的成就,估计今天的会就得开到深夜了。”

众人哈哈大笑,又响起了一波掌声。

“之前布鲁斯在普林斯顿的演讲,在座的若是没有去的人,那就损失大了啊。”

“虽然那场演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但即便对我,也有很大的触动。”

“布鲁斯对于物理学的视角独特而深邃,值得我们所有人研究和学习。”

“今天,我把他请到这里,目的只有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