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271章 李奇维的第一次出手:电子角动量(

第271章 李奇维的第一次出手:电子角动量((1/2)

目录

第271章李奇维的第一次出手:电子角动量(求月票求订阅)

激情过后的玻尔并没有发生想象中的爆种。

不会依然不会。

自然科学从不在乎人的意志。

灵光乍现通常需要深厚的基础。

诸如牛顿被苹果砸到,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凯库勒梦见衔尾蛇,提出苯环的分子结构。

这些都只是科学领域的美丽传说而已。

玻尔所崇拜的,永远是像李奇维那样的硬实力。

以绝对冷静的头脑,思考绝对冰冷的宇宙真理。

处于贤者时间的玻尔,现在就非常冷静。

不过他尝试了一会后,就放弃了。

心中苦涩,果然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狗都大。

接下来的假期,玻尔恢复了他富二代的身份。

脑子里不再去想行星模型的问题,而是带着玛格丽特在丹麦玩了一个遍。

期间,玻尔还去了玛格丽特父亲的工厂,毛遂自荐想要解决工厂遇到的工艺难题。

玛父喜出望外,自己这个准女婿可是大科学家布鲁斯的学生,怎么也得有他老师一半的实力吧。

于是乎,玻尔穿着工服,跑到车间一通检查,终于发现了问题。

原来是机器上的某个金属部件,因为天气变冷,发生冷缩,导致结构改变,从而发生故障。

玻尔建议提高温度后,问题就解决了。

这一下可震惊了所有人。

玛父特意拉着玻尔在工厂内炫耀,自己女儿的眼光就是好。

工厂的工人们都附和老板,个个都夸玻尔果然是大博士,就是厉害。

玛格丽特也美目涟涟地看着玻尔,心中非常骄傲。

这倒把玻尔搞的有点不好意思。

这种小问题都根本算不上物理问题。

这时,玛格丽特笑道:“玻尔,你看,在我父亲眼里天大的问题,到了你这里,就是小菜一碟。”

“或许你可以再求助一次你的导师了。”

玻尔此刻恢复了自信。

之前他一直觉得,布鲁斯教授指导自己已经够多了。

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找导师。

所以,他内心更想依靠自己的力量。

然而,经过了这次工厂维修事件,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与人之间就是因为交流才成长的。

没有那晚玛格丽特的谈话,或许玛父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而且布鲁斯教授在发表量子论的时候,也得到了普朗克教授的帮助。

自己何德何能,敢和导师比,觉得可以不用依靠任何人。

念头通达的玻尔只觉得浑身轻松。

他决定开学后,就向李奇维再度寻求帮助。

“导师,这一次你会像指点钱五师一样,为我破除迷惘吗”

玻尔喃喃自语,浑然不去考虑李奇维能不能做到。

在他心里,布鲁斯教授是万能的。

而此刻,玻尔心中万能的导师,却是有苦难言。

原来玻母在看到儿子那晚的消沉情绪后,就要求玻父给李奇维打一个电话。

让玻尔的导师好好劝劝玻尔。

玻父本来是不肯的,在他看来,这是学术上的事情,而且是玻尔自己的事情,玻尔必须去承担。

难道人还能一辈子靠父母和老师吗。

然而玻母一发火,玻父瞬间就蔫了。

作为大学教授,玻父温文尔雅,就是有点惧内。

于是,他通过关系,找到了李奇维在园大街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中玻父语气谦卑,非常真诚地解释了来意。

李奇维听后,爽朗一笑,让他们放心。

但是挂断电话后,他就只能苦笑了。

因为他也没法解释电子的稳定态轨道问题。

最好的说法就是:它就是那样的,是公理,是自然现象,没什么好解释的。

就和光速是30万公里/每秒一样。

他之前所谓对玻尔的指点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他总不能直接怂恿玻尔说:你就大胆提这个假设,不用去考虑合理性。

这显然不是一个导师该说的话。

而且,最重要的是,其实确实是有一个证据的。

李奇维知道,真实历史上,剑桥大学一个叫尼科尔森的人,他发表了一篇论文。

这篇论文帮了玻尔的大忙,让玻尔有充足理由提出电子轨道是不连续的假设。

在经典物理学中,任何物体在运动时都有动量。

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p=v】。

同理,若一个物体做圆周运动,则称呼它的动量为角动量。

角动量等于质量乘以线速度再乘以半径:【l=vr】。

所谓线速度,就是物体沿运动轨道的瞬间切线速度。

根据行星模型的解释,电子绕着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则电子就具有角动量。

在经典物理学里,角动量应该是连续的,可以取任何值。

但是尼科尔森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发现,电子的角动量不是连续的。

它只能是【h/2π】的整数倍,h就是普朗克常数。

当时这篇论文没有引起什么轰动,因为尼科尔森是个不知名的人。

但是玻尔却从中找到了至关重要的线索。

为什么电子的轨道不连续,会有稳定态轨道

因为电子的角动量就是不连续的。

这下玻尔的理论就逻辑闭环了,再也不是循环论证。

虽然尼科尔森的实验比较粗糙,要到几年后才会被精确地重复。

但至少有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不是。

总比直接提出稳定态轨道假说要好。

而且在后来,电子角动量不连续这个证据就不重要了。

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现象被完美解释,证明了玻尔假说的正确性。

可以说,电子角动量这篇论文,就是帮助玻尔下定了决心而已。

如果最后实在没有证据,玻尔肯定也会硬着头皮发表的。

但是现在,因为李奇维的原因,玻尔提前研究了行星模型。

历史已经改变,尼科尔森肯定还没有发表论文。

李奇维那叫一个愁啊,他又不可能亲自下场去发表这篇论文。

但是上天就好像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似的。

事情有了意外的转机。

——

第二天一早,李奇维照常帮助《自然》审稿。

他现在还顶着一个《自然》期刊荣誉主编的名头。

随着物理学大世缓缓拉开,各路天骄轮番上场,这给期刊审稿人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原因很简单,现代物理学相关的论文都太高深了,不少论文,审稿人根本看不懂。

或者就算能勉强看懂,也分辨不了其正确性,不知道该不该发表。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真实历史上,很多人都骂过《自然》期刊的审稿人。

认为他们的水平太差了,经常把一些米田共发表出来。

现在的《自然》期刊,这种情况更严重。

因为李奇维的原因,《自然》的权威性一骑绝尘,相当于期刊界的诺贝尔奖。

提前很多年,达到了它后世应有的地位。

每天都有无数的稿子投来。

普通的论文还好说,洛克耶自己的团队就可以审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