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第一个挑战者,第三种电子跃迁方式(1/2)
第281章第一个挑战者,第三种电子跃迁方式!
g赫兹和弗兰克的实验结果,成为了玻尔模型的又一个有力证据。
而且其对于电子的碰撞研究,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电子轰击原子,不仅会放出x射线,还能放出紫外线。
甚至更进一步,只要电子的能量合适,原子的种类合适,物理学界可以轰击出很多种不同波长的光。
但是γ射线目前还没有人能做出来,这让大家都感觉很奇怪。
因为γ射线被卢瑟福证明,也是一种电磁波。
没有等众人多想,又有一个人在李奇维的示意上台了。
他正是卢瑟福的助手莫斯莱。
本身也是一位物理学讲师。
看着对方走上演讲台,卢瑟福嘴角微微露出笑容。
这个成果可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的。
莫斯莱相比g赫兹就比较淡定一点了。
毕竟他在卢瑟福的团队,本来就是世界一流的物理团队,自然见过大场面。
“大家好,我的研究是关于x射线的。”
“根据玻尔模型的推导,如果用电子轰击金属原子,只要能量足够,那么就能让原子释放x射线。”
“而且由于不同的金属元素,其能级差不同,所以产生的x射线的波长也不同。”
“我用实验验证了这个理论。”
“大家请看数据。”
莫斯莱展示他实验的几十种金属原子,每种原子都发射了特定波长的x射线。
而且他还计算了相应原子的核电荷数,结果与实际吻合。
引起一阵惊叹。
尤其是劳厄和索迪二人,显得最为激动。
莫斯莱的实验让他们感觉到无比惊艳。
在场的其他人也是震撼无比。
因为莫斯莱的结果完美证明了玻尔模型的正确性。
可以说他和g赫兹的实验,已经让在场的大多数人,对于玻尔模型,对于量子论,再无疑虑了。
理论和实验实在吻合的太好了!
简直和麦克斯韦方程组一样完美。
本来大家以为到这就结束了,没想到莫斯莱还没有结束。
而他接下来的内容直接让会场疯狂了。
“此外,根据x射线的波长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现象。”
“即在元素周期表中,相邻两个元素的x射线波长非常接近。”
“因为它们之间只有一个核电荷的差距。”
“如果波长相差非常大,那么说明它们之间还有未知的元素。”
“所以,利用这种特性,我整理了x射线相差过大的相邻元素组合。”
“我预测了元素周期表中,在42、43、72、75这四个位置,应该有新的元素没有被发现。”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寻找新元素的可行方法。”
“当然,这也不是百分百能成功的,有些原子的x射线很奇特。”
“最后,这个方法是卢瑟福教授提出来的,我进行了验证。”
莫斯莱话音刚落。
轰!
会场内一片哗然。
实在是莫斯莱的研究成果太让人不敢置信了。
竟然找到一个可行的理论,去发现新元素。
索迪死死地盯着屏幕上的内容。
“我的上帝啊,这是物理学对化学的又一次绝杀。”
“物理理论和方法,可以指导化学家发现新元素。”
“这简直如天方夜谭一般。”
“在这之前,化学家发现新元素全都是靠蒙的,或者是碰巧走运了。”
“化学界又要变天了。”
今天来的也有不少化学家,他们和索迪的感受是一样的。
物理学家的大腿实在太粗了,以后得抱紧了。
如果说化学家对于莫斯莱的结果是激动,那么物理学家只有纯纯的震惊了。
任谁也没想到,玻尔模型不仅解释了x射线的本质,还顺带催生出一种寻找元素的全新方法。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这一刻,众人对于玻尔模型的态度已经完全变了。
他们不仅仅是赞同,而是要深入去挖掘拓展,或许可以像莫斯莱一样,发现如此惊艳的成果。
“卢瑟福教授果然不愧是最像化学家的物理学家。”
“他的工作,完全可以划归到化学领域了。”
“看来诺奖没有颁错,他确实应该获得化学诺奖。”
台下的卢瑟福听到这些议论,瞬间脸黑了。
心中呐喊:我不想当化学家啊!我是纯正的物理学家!
很快,会场内就爆发出一阵掌声,大家对于莫斯莱的实验非常佩服。
玻尔看到这一幕,只觉得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在会议之前,他是不知道有这个环节的。
还准备着大佬们的问题呢。
没想到布鲁斯教授竟然给了他这样一个惊喜。
要说是对方随机安排的人,玻尔打死也不信。
这两个例子,全都是对玻尔模型的有力支持。
可以说,有了它们,玻尔应对接下来的提问,就更有自信了。
因为至少他的理论能解决这么多的实际问题。
而那些暂时解决不了,也不能证明理论有错,最多是有待完善。
错误和完善可完全不一样。
麦克斯韦方程组还被完善过呢,才有了现在这种简洁的形式。
这时,李奇维作为主持人发言了。
“真是精彩的实验和想法。”
“莫斯莱,你的工作非常漂亮。”
听到李奇维的夸奖,莫斯莱再淡定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布鲁斯教授啊,从来不轻易夸人。
凡是被夸的,要么是天才,要么还是天才。
莫斯莱顿时心里和吃了蜜一样甜。
虽然他的成果注定和诺奖无缘,因为它是基于玻尔模型理论的实验,没有提出新的东西。
g赫兹和弗兰克获诺奖,也不是因为汞原子和紫外线,而是他们发现了电子的碰撞规律。
但这依然掩盖不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莫斯莱本人也会因此名声大噪。
“谢谢您给的机会,布鲁斯教授。”
很快,莫斯莱也在众人的惊叹中,走下了讲台。
连续两位青年研究者的上台,让在场的人对于李奇维的安排非常满意。
因为两组的实验都非常非常精彩。
体现了现代物理学的研究魅力。
更证明了量子论作为一门全新的理论,它有充足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是一门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理论。
就在李奇维将要宣布,这个环节结束,进行下一个提问环节时。
忽然,一个人站了起来。
李奇维定睛一看,居然是爱因斯坦。
玻尔的心也忍不住一跳。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
虽然因为李奇维的出现,爱因斯坦不像真实历史上那么无敌了。
但是他依然是顶级的物理学家。
连发两篇论文,从理论上证明原子的存在;
和布鲁斯合发狭义相对论;
用量子概念解释固体比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