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第二届布鲁斯会议!李奇维霸气宣言(1/2)
第315章第二届布鲁斯会议!李奇维霸气宣言!一人单挑全世界!
距离广义相对论的发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内,整个科学界可谓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
无数人震撼于广相的浩瀚,沉迷在掌控宇宙时空的快感之中。
信李哥,得永生!
虽然绝大多数人看不懂论文,但是他们看得懂结论啊。
五大预言就好像上帝种出的五个果实。
代表着某种宇宙真理。
让无数天骄趋之若鹜,企图给出证明。
得一便可青史留名。
此外,广相中关于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解释,也被很多物理学家重复计算过。
虽然布鲁斯场方程的精确解太难了。
但是把二阶方程通过数学手段,变成一阶方程,再解就容易多了。
计算结果与李奇维的数据分毫不差。
误差仅仅在千分之一,完全可以接受。
一个物理学界几十年悬而未解的难题,就这样轻松地被攻克了。
轻松到甚至根本没有多少人在意。
因为它只是广义相对论最微不足道的应用而已。
和五大预言比,宛如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
水星近日点问题,让所有人对广相的信心更足了。
布鲁斯的名字加上一个有效的实验证明,广相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了。
至此,李奇维的名字彻底传遍了全世界。
如果说之前的他,虽然也能称的上第一,但是有一点瑕疵。
在物理学领域,他只是比别人强出一截。
比如普朗克、洛伦兹、汤姆逊等大佬,离他都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这个距离是够得着的。
然而,广相一出,一切都不同了。
李奇维一步登天,成为比肩牛顿的伟大人物。
当世活着的传奇,拍照片必须站在c位的存在。
他和其他人的差距,不是巨大,而是天堑。
所谓天堑,即凡人不可越过。
这一步,已经不是靠努力可以实现的了。
唯有天赋异禀,才有一丝尝试的机会。
而天才,也只能是看见李奇维的背影而已。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李奇维几乎就没怎么出过门。
期间,汤姆逊、卢瑟福、威尔逊等人都分别来找过他。
自然免不了一阵寒暄唏嘘。
威尔逊偷偷拉着李奇维问道:“布鲁斯,能不能给我开个后门。”
“五大预言哪个最容易。”
“我想试试。”
第一句话让李奇维瞬间起了鸡皮疙瘩。
他回道:“都挺容易的,我只不过没有时间去搞。”
威尔逊一声不吭地走了,临走前还把那些垃圾茶叶都顺走了,以示抗议。
除了很多好友,甚至哈勃还把爱丁顿和史瓦西带到李奇维面前,让二人激动不已。
没办法,哈勃与爱史二人一见如故,在好友们的请求下,他还是答应帮忙。
爱丁顿对李奇维的崇拜已经达到极致。
他现在觉得自己应该有资格拜见对方了。
所以,他就郑重地向哈勃请求搭线,见布鲁斯教授一面。
他想和对方讨论验证光线弯曲的可能性。
面对爱丁顿真挚的要求,哈勃想了想,一咬牙同意了。
因为他知道布鲁斯教授刚刚发表完广相,暂时应该没有多少事情了。
于是,他争取到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布鲁斯教授愿意和你们交谈一小时。”
这个消息让爱丁顿和史瓦西极度兴奋。
几十年后,白发苍苍的爱丁顿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说起来惭愧,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布鲁斯教授,我太紧张和激动了。”
“他说的很多内容,我都没有听清,脑子里晕乎乎的。”
“他的英语虽然不是特别的标准,但是那种霸道的气质,让人印象深刻。”
“与之相比,我们自以为高贵的牛津腔,就像乞丐在炫耀自己今天乞讨到多少钱一样。”
“你们没有亲自和布鲁斯教授交谈过,根本无法想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他仅仅在几分钟之内,就帮我完善了利用日全食测量光线弯曲的方法。”
“我甚至怀疑,五大预言是布鲁斯教授故意抛出来的。”
“可能他觉得这些东西不值得他浪费时间吧。”
“因为它们都只是广义相对论的细枝末节而已。”
“而即便如此,也足以让一个世人眼中的天才,穷其一生去钻研了。”
“这就是布鲁斯教授。”
那时的爱丁顿已经是科学界的大佬。
但是提到布鲁斯教授,他依然表现的像个求知欲旺盛的幼稚孩童。
至于史瓦西则淡定很多,他的年龄摆在那里。
他问了几个和天文学未来相关的问题,都得到了心满意足的回答。
李奇维那浩如烟海的知识量,让史瓦西感到震撼。
一个人怎么可能同时了解而且精通如此多的领域。
但是布鲁斯教授就是做到了。
一个小时的交谈中。
他们从物理学谈到了化学,从化学谈到了生物。
接着又谈到天文学。
甚至布鲁斯还给他们几人讲了小说创作的心得。
史瓦西感叹:“布鲁斯教授才是真正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人。”
——
接下来的时间,每天都有很多人想要拜访李奇维。
有政府高官,有社会名流,有文坛大佬,等等。
李奇维为了一视同仁,只能选择全部不见。
要不然的话,他每天什么事都不用干了,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而他的借口非常充分,他要为接下来的第二届布鲁斯会议做准备。
如今的他,已经有了拒绝任何人的底气。
哪怕是国王相邀,他也得考虑下自己的时间。
不过,一位意外之客的到来,让李奇维喜出望外,他甚至亲自迎接。
国王学院物理系主任办公室内。
李奇维看着来人,不胜唏嘘。
“子余,你我一别,有四五年没见了吧。”
来人正是李奇维在国内认识的周子余。
此刻的周子余脸上已经有了沧桑,不复之前的意气风发。
可见其经历之复杂。
周子余感叹道:“真是世事多艰啊,我一点话都说不出。”
“不过你放心,奇维,我在当教育部长的几个月里,延续了你的改革政策。”
“不得不说,你非常有远见。”
“婆罗洲真是一步好棋啊。”
“现在国内不少的学生,都愿意去婆罗洲学习。”
“黄埔理工大学的名字已经深入人心了。”
李奇维听的这些,心中并无半点高兴。
他说道:“我也只是保留一点火种而已。”
“华夏的崛起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我一个人。”
“而是几万万同胞的共同觉醒。”
“我相信,未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奇维的话让周子余心情好了很多。
以对方现在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话已经含有了某种天机般的深邃。
这等人物的直觉,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周子余说道:“我来欧洲时,国内教育体系的人托我向你带句话。”
“国内希望邀请你回去当教育部长。”
“我跟他们说,可能性只有1%。”
李奇维顿时哑然,哭笑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