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全球访学!下一时代开启!(2/2)
毕竟目前看,欧洲依然是世界的绝对中心。
没有个二三十年,科学之城是不可能超越欧洲的。
普朗克他们或许会在那短暂研究一段时间。
当然,很快他们的想法也许就会改变了。
尤其是二战之后,更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场科学大迁移。
李奇维一定要抓住这个红利,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接下来,李奇维又顺道去了丹麦。
如今玻尔已经是丹麦科学家的扛把子了。
作为哥本哈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玻尔处处模仿李奇维。
他向学校申请建一个物理研究所,专门从事学术物理的研究工作。
学校一开始是不同意的。
虽然玻尔是李奇维的学生,甚至可以破格给玻尔一个教授职位。
但是专为他建立一个研究所,就有点太夸张了。
玻尔毕竟只是李奇维的学生,而不是李奇维本人。
不然的话,别说是一个研究所,哪怕是十个也不在话下。
不过,后来在玻尔提出自己解决钱和土地的问题后,学校立刻就答应了。
甚至于这个研究的名字就叫“玻尔研究所”。
李奇维看着已经成熟的玻尔,笑着说道:“你这是要开宗立派了啊。”
玻尔嘿嘿一笑,为了这个研究所,他可是煞费苦心。
他知道导师在婆罗洲已经开始建研究所了。
领头的就是钱五师等人。
导师的学生中,玻尔最看重的就是钱五师,甚至私下里两人也暗自较劲。
他们同样是天才,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我听说钱五师也开始建立研究所了,不知道他进行到哪一步了。”
李奇维说道:“他是跟着我的科学之城一起,他的研究所和你的不同。”
“亚洲那里的物理学发展的较慢,所以研究所会因地制宜,更偏向基础方向的研究。”
玻尔点点头。
反正他是肯定会去科学之城看看的,到时候就能知道钱五师的情况了。
在哥本哈根大学的演讲,让学校的师生全都疯狂了。
一切都是因为玻尔。
十一年前,李奇维在这里演讲,恰好遇到了玻尔。
那时的玻尔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孩。
然而,谁能想到,仅仅因为李奇维的一句话,玻尔的命运就此改变。
他成为了丹麦家喻户晓的人物,振奋了丹麦人的自信心。
而现在,李奇维又一次演讲,那么会不会再造就一个玻尔呢
所有人都想当那个幸运儿。
演讲现场,气氛十分火爆。
玻尔看着这一幕,轻声笑道:“抱歉,你们永远没有机会了。”
相对论和量子论这两大现代物理学的支柱,已经逐渐完善。
玻尔认为后来者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了。
他和布鲁斯教授,将会统治现代物理学。
这是玻尔的豪情壮志。
在玻尔的目送下,李奇维踏上了去往美国的轮船。
这是他此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
虽然这一世李奇维创建科学之城,但他也不敢保证美国就一定不会崛起。
那个国家的潜力实在太大了。
而李奇维自己因为各种各样的掣肘,很难独自与之抗衡。
毕竟不管是从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看,婆罗洲都无法和美国相比。
虽然李奇维可以误导美国的物理学发展,但是硬实力他就无能为力了。
总之,美国必然是他接下来的核心战略。
他积累的庞大财富,都需要以美国为基础。
这一次李奇维的到来,在全美引起的轰动,比上一次更盛。
科学第一人的名头,加上打败爱迪生的事迹。
此刻的李奇维在美国人心目中,就是电影小说里无所不能的科学家。
而且李奇维的公司更是全面超越了爱迪生公司。
有了特斯拉坐镇的布鲁斯集团,发展之迅猛让业界震撼。
它的触角几乎遍布了各个领域。
生产的产品,也远远超越了市场的其它竞品,以一骑绝尘的姿态,遥遥领先。
再加上李奇维名字的加持,可以说,现在的布鲁斯集团,已经快成为托拉斯了。
虽然和洛克菲勒这些超级巨头没法比,但也属于第二梯队的公司。
布鲁斯集团总部,一个五层小楼。
集团计划建造的超级豪华摩天大厦,已经开始动工了。
预计几年后,就能投入使用,到时候就能配得上布鲁斯集团的气派了。
李奇维在公司会议上,对着特斯拉、盛景然、司徒大佬等一众高层畅想未来。
“布鲁斯集团的未来,要成为美国工业和消费品领域的王者。”
“我们的宗旨就是用科技改变未来。”
“所有布鲁斯集团的产品,必须要有科技含量。”
“我对卖石油这些可没有什么兴趣。”
董事长的责任,就是给手下画大饼。
李奇维的大饼太大了,让在场的人都一阵激动和颤抖。
科技发展越来越快,赚钱的方式也变化了。
如今这个时代,谁能满足广大普通人的需求,谁就能成功。
而李奇维的公司,就是用科技去改善人们的需求,前途广大。
当然真实的原因是,很多领域李奇维也不敢踏足。
比如军工等,就算他想涉足,也会遭到美国的阻挠。
反正他的目标是赚钱补贴科学之城,没有必要太过高调。
后世那些耳熟能详的军工企业,背后都和美国上层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处理完集团的事情后,李奇维又应迈克尔逊的邀请,前往芝加哥大学发表演讲。
他的到来让芝加哥大学沸腾了。
这所由洛克菲勒出资创建的大学,虽然到现在才二十多年,但是其实力丝毫不逊色老牌名校。
这里也走出来很多知名的科学家。
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就是在这里建立的,由大名鼎鼎的费米领头。
此刻的费米还是个十多岁的少年,将来恐怕也会听着李奇维的故事长大。
芝加哥大学的演讲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李奇维从国家潜力的角度,预测了美国未来的科学发展图景,让在场的美国人振奋不已。
众多美国的科学界人士,争相拜访李奇维,希望获得他的友谊。
1913年10月2日,李奇维终于结束了他的全球访问计划。
说是全球,其实也就那几个国家。
这个时代,大多数国家根本没有科学的存在。
而李奇维刚回到伦敦,一则消息就传遍了物理学界,瞬间引起了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