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理可明宇宙之秘!文可警世人之心!(1/2)
第353章理可明宇宙之秘!文可警世人之心!小说发布,举世震动!
随着欧洲的战争愈演愈烈,其影响也终于传到了亚洲。
华夏也受到战争的波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一个纷乱残酷的大世,终于缓缓拉开帷幕。
战争是残酷的,尤其是对于普通老百姓。
他们的财富、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每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
而且罗曼罗兰的经历,让很多人明白,反战不是那么容易呼吁的。
德国甚至已经开始抓捕反战团体了。
当然,这种抓捕不是抓罗曼罗兰那样发表文章的人,而是抓那些秘密策划活动的人。
爱因斯坦所在的反战团体,就被迫转入地下,人员也损失好几位,其中不少都是科学家。
对待本国的科学家,德国可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虽然不可能杀了,但是直接关押到战争结束,让这些聪明人闭嘴。
当李奇维看到爱因斯坦给自己的来信后,也为他捏了一把汗。
“爱神,你这一世没有广相傍身,可要猥琐点啊。”
“万一因为搞活动被抓了,哪怕是我也救不了你。”
爱因斯坦在来信中,还顺带询问李奇维的小说什么时候发表。
现在舆论界人人自危,敢于说话的人越来越少。
需要李奇维这样的大佬级人物发声。
而且最重要的是,爱因斯坦认为李奇维是华夏人,所以能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客观地评价。
毕竟,一个欧洲人提出反战,必然会受到本国人的抨击。
——
1915年1月10日。
英国伦敦,麦克米伦大厦。
《自然》期刊总部就坐落在这里。
这里也是其母公司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的总部。
成立于1843年的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是现在全球最大、最知名的国际性出版机构之一。
业务范围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并在当地设有分部。
其出版的各种高质量图书和期刊,赢得了世界各国、社会各界读者的喜爱和拥戴。
而且因为《自然》的大获成功,让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更上一层楼,成为科学界最权威的出版社。
公司出版的刊物,除了科学期刊,还有百科全书、辞典、小说、诗歌、音乐、教育等等内容。
著名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就是由该公司出版的。
可以说,只要是文字领域的内容,麦克米伦出版公司都有涉及,是一个绝对的文化领域巨头公司。
在后世,纸媒出版社被互联网打的落流水,似乎毫无存在感。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出版社绝对是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
因为他们掌握着话语权!
此刻,公司大厦最高层,总裁办公室内。
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的总裁亚历山大,手里正拿着一本没有封面的书籍。
在他对面,坐着的正是《自然》的总编格里高利。
对方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潮红,显然非常激动。
亚历山大掂了掂手里的书,凭借重量,他估计这本书大概在50万字。
他有点不确定地问道:
“格里高利博士,你确定这是你的导师,布鲁斯教授的作品”
今年才40岁的亚历山大,几年前从父亲手里接过公司,正是大展宏图的时机。
他锐意改革,勇于进取,想要让公司创造更大的辉煌。
所以,他非常看好像格里高利这样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大力扶持。
《自然》改革期间,曾经历过利润下滑的阶段。
是亚历山大在董事会上为格里高利发声,力挺他的改革计划。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是对的,格里高利的改革大获成功。
所以,亚历山大就更喜欢格里高利了。
但是《自然》毕竟是专业学术期刊,利润再大,其营收总额,还是没法和通俗读物相比。
所以,亚历山大还要布局更多的领域,尤其是通俗文学,比如小说等。
一本火爆的小说,甚至可以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出版社起死回生,一跃成为知名公司。
而现在,他手里就有这样一本小说,当然这是格里高利说的。
亚历山大本人还是有点不信,心里嘀咕道:
“人家写小说,都是先连载看读者喜不喜欢,然后根据读者口味调整剧情。”
“等到连载完了,再刊印出版,集中发售。”
“布鲁斯教授倒好,先写完本,然后直接发表。”
“他是对自己的内容有多自信啊。”
“小说不是学术论文啊,动辄几十万字,怎么可能没有瑕疵。”
他只是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当然不会说出来。
格里高利沉浸在激动中,没有听出亚历山大话语中的质疑,他兴奋地说道:
“没错,布鲁斯教授为了这部作品,已经写了快5年了。”
“这是一部反战题材的科幻小说。”
“我可以对上帝发誓,这绝对是我这辈子读过的最好看的科幻小说。”
“我甚至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的惊艳。”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超越了时代的作品。”
“亚历山大先生,请您务必要读完。”
“布鲁斯教授委托我,想要让麦克米伦公司出版他的作品。”
“我认为这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亚历山大看着格里高利吹得牛逼哄哄的样子,心中不禁有点意动了。
他很了解格里高利,这位是大名鼎鼎的布鲁斯教授的博士,眼光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但是亚历山大还是有点不敢置信。
“布鲁斯教授竟然还会写小说”
“上帝啊,这不是扯淡吗”
而且亚历山大不明白李奇维为何要找他出版。
以对方的财富地位,创建个出版公司难度应该不大。
毕竟论实力,布鲁斯集团比自己的出版公司要强出很多。
亚历山大觉得布鲁斯教授可能就是为了学生吧。
传闻布鲁斯爱学生如子,果然名不虚传。
不过,小说这种东西,跟科学智力水平可不是正相关。
亚历山大必须慎重,于是他说道:
“你放心,格里高利博士,我最近几天就会读完这本小说。”
“如果质量真的如你所言,那么公司一定会出版。”
格里高利大喜,他已经忍不住想要看到众人震惊的样子了。
五天之后,顶着黑眼圈的亚历山大,立刻召开了核心员工大会。
在会上,他右手举起《虫子》,慷慨激昂地说道:
“诸位,改变公司命运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我手上的这本小说,是当今科学界第一人,布鲁斯教授的处女作品。”
“这是一部关于反战题材的科幻小说。”
“你们千万不要把它想成是《海底两万里》那种类型的小说。”
“我敢保证,今天你们把小说拿回家,明天就得请假。”
底下众员工发出一阵笑声。
亚历山大继续兴奋地打鸡血:
“这本小说必将风靡整个世界。”
“甚至它还会开创一个文学流派和时代。”
“用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这本小说带给我的震撼。”
“而现在,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暂时拿到了它的出版权。”
“虽然我很不喜欢独裁,但是今天,为了布鲁斯教授的《虫子》,我不得不独裁一回。”
“从今天开始,所有人放下手中的任务,全力加入《虫子》的出版之中。”
“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天赐良机,让这本小说畅销全世界!”
亚历山大大声嘶吼着。
“吼!”
台下的众员工们恰逢其时地给出回应。
《虫子》即将发布!——
1915年2月1日上午。
今年49岁的威尔斯,刚刚让女仆泡好一杯醇香的红茶。
他坐在院子里,正准备开始一天的阅读工作。
如今虽然战争爆发,但是对于像他这样的上流作家来说,还用不着去上战场。
威尔斯和其他反战作家一样,每天忙于发表文章,组织活动,呼吁和平。
今天是难得的空闲。
所以,他需要把时间交给文学。
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没有书的日子,简直是无法想象的,还不如去死。
真实历史上,威尔斯是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
一战期间,他投身社会运动,变成了政治家、社会学家,发表了很多评论时局的文章。
在后世,他和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并称为“科幻小说之父”。
威尔斯的代表作品有《时间机器》、《隐身人》、《星际战争》等。
他的科幻小说包含了时间旅行、外星人入侵、反乌托邦等科幻元素概念。
和凡尔纳那种比较贴近现实的科学幻想不同。
威尔斯的作品更加天马行空,他不拘泥于现有的科学技术,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怎么牛逼怎么来。
小说里面有很多看起来完全不可能的技术。
因此,他的小说相比凡尔纳的更接近“科幻”这个概念。
当然,如今的科幻小说发展较为缓慢,属于文学中的小众类别。
一直要等到几十年后,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开启,那才是科幻小说腾飞的开始。
20世纪赫赫有名的“科幻小说三巨头”: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
他们每个人的作品,都影响了好几代人,被改编成无数经典的电影,经久不衰。
尤其是阿西莫夫,这位俄裔美国天才小说家,是黄金时代的巅峰代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