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353章 理可明宇宙之秘!文可警世人之心!

第353章 理可明宇宙之秘!文可警世人之心!(1/2)

目录

第353章理可明宇宙之秘!文可警世人之心!小说发布,举世震动!

随着欧洲的战争愈演愈烈,其影响也终于传到了亚洲。

华夏也受到战争的波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一个纷乱残酷的大世,终于缓缓拉开帷幕。

战争是残酷的,尤其是对于普通老百姓。

他们的财富、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每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

而且罗曼罗兰的经历,让很多人明白,反战不是那么容易呼吁的。

德国甚至已经开始抓捕反战团体了。

当然,这种抓捕不是抓罗曼罗兰那样发表文章的人,而是抓那些秘密策划活动的人。

爱因斯坦所在的反战团体,就被迫转入地下,人员也损失好几位,其中不少都是科学家。

对待本国的科学家,德国可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虽然不可能杀了,但是直接关押到战争结束,让这些聪明人闭嘴。

当李奇维看到爱因斯坦给自己的来信后,也为他捏了一把汗。

“爱神,你这一世没有广相傍身,可要猥琐点啊。”

“万一因为搞活动被抓了,哪怕是我也救不了你。”

爱因斯坦在来信中,还顺带询问李奇维的小说什么时候发表。

现在舆论界人人自危,敢于说话的人越来越少。

需要李奇维这样的大佬级人物发声。

而且最重要的是,爱因斯坦认为李奇维是华夏人,所以能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客观地评价。

毕竟,一个欧洲人提出反战,必然会受到本国人的抨击。

——

1915年1月10日。

英国伦敦,麦克米伦大厦。

《自然》期刊总部就坐落在这里。

这里也是其母公司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的总部。

成立于1843年的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是现在全球最大、最知名的国际性出版机构之一。

业务范围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并在当地设有分部。

其出版的各种高质量图书和期刊,赢得了世界各国、社会各界读者的喜爱和拥戴。

而且因为《自然》的大获成功,让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更上一层楼,成为科学界最权威的出版社。

公司出版的刊物,除了科学期刊,还有百科全书、辞典、小说、诗歌、音乐、教育等等内容。

著名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就是由该公司出版的。

可以说,只要是文字领域的内容,麦克米伦出版公司都有涉及,是一个绝对的文化领域巨头公司。

在后世,纸媒出版社被互联网打的落流水,似乎毫无存在感。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出版社绝对是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

因为他们掌握着话语权!

此刻,公司大厦最高层,总裁办公室内。

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的总裁亚历山大,手里正拿着一本没有封面的书籍。

在他对面,坐着的正是《自然》的总编格里高利。

对方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潮红,显然非常激动。

亚历山大掂了掂手里的书,凭借重量,他估计这本书大概在50万字。

他有点不确定地问道:

“格里高利博士,你确定这是你的导师,布鲁斯教授的作品”

今年才40岁的亚历山大,几年前从父亲手里接过公司,正是大展宏图的时机。

他锐意改革,勇于进取,想要让公司创造更大的辉煌。

所以,他非常看好像格里高利这样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大力扶持。

《自然》改革期间,曾经历过利润下滑的阶段。

是亚历山大在董事会上为格里高利发声,力挺他的改革计划。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是对的,格里高利的改革大获成功。

所以,亚历山大就更喜欢格里高利了。

但是《自然》毕竟是专业学术期刊,利润再大,其营收总额,还是没法和通俗读物相比。

所以,亚历山大还要布局更多的领域,尤其是通俗文学,比如小说等。

一本火爆的小说,甚至可以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出版社起死回生,一跃成为知名公司。

而现在,他手里就有这样一本小说,当然这是格里高利说的。

亚历山大本人还是有点不信,心里嘀咕道:

“人家写小说,都是先连载看读者喜不喜欢,然后根据读者口味调整剧情。”

“等到连载完了,再刊印出版,集中发售。”

“布鲁斯教授倒好,先写完本,然后直接发表。”

“他是对自己的内容有多自信啊。”

“小说不是学术论文啊,动辄几十万字,怎么可能没有瑕疵。”

他只是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当然不会说出来。

格里高利沉浸在激动中,没有听出亚历山大话语中的质疑,他兴奋地说道:

“没错,布鲁斯教授为了这部作品,已经写了快5年了。”

“这是一部反战题材的科幻小说。”

“我可以对上帝发誓,这绝对是我这辈子读过的最好看的科幻小说。”

“我甚至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的惊艳。”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超越了时代的作品。”

“亚历山大先生,请您务必要读完。”

“布鲁斯教授委托我,想要让麦克米伦公司出版他的作品。”

“我认为这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亚历山大看着格里高利吹得牛逼哄哄的样子,心中不禁有点意动了。

他很了解格里高利,这位是大名鼎鼎的布鲁斯教授的博士,眼光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但是亚历山大还是有点不敢置信。

“布鲁斯教授竟然还会写小说”

“上帝啊,这不是扯淡吗”

而且亚历山大不明白李奇维为何要找他出版。

以对方的财富地位,创建个出版公司难度应该不大。

毕竟论实力,布鲁斯集团比自己的出版公司要强出很多。

亚历山大觉得布鲁斯教授可能就是为了学生吧。

传闻布鲁斯爱学生如子,果然名不虚传。

不过,小说这种东西,跟科学智力水平可不是正相关。

亚历山大必须慎重,于是他说道:

“你放心,格里高利博士,我最近几天就会读完这本小说。”

“如果质量真的如你所言,那么公司一定会出版。”

格里高利大喜,他已经忍不住想要看到众人震惊的样子了。

五天之后,顶着黑眼圈的亚历山大,立刻召开了核心员工大会。

在会上,他右手举起《虫子》,慷慨激昂地说道:

“诸位,改变公司命运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我手上的这本小说,是当今科学界第一人,布鲁斯教授的处女作品。”

“这是一部关于反战题材的科幻小说。”

“你们千万不要把它想成是《海底两万里》那种类型的小说。”

“我敢保证,今天你们把小说拿回家,明天就得请假。”

底下众员工发出一阵笑声。

亚历山大继续兴奋地打鸡血:

“这本小说必将风靡整个世界。”

“甚至它还会开创一个文学流派和时代。”

“用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这本小说带给我的震撼。”

“而现在,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暂时拿到了它的出版权。”

“虽然我很不喜欢独裁,但是今天,为了布鲁斯教授的《虫子》,我不得不独裁一回。”

“从今天开始,所有人放下手中的任务,全力加入《虫子》的出版之中。”

“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天赐良机,让这本小说畅销全世界!”

亚历山大大声嘶吼着。

“吼!”

台下的众员工们恰逢其时地给出回应。

《虫子》即将发布!——

1915年2月1日上午。

今年49岁的威尔斯,刚刚让女仆泡好一杯醇香的红茶。

他坐在院子里,正准备开始一天的阅读工作。

如今虽然战争爆发,但是对于像他这样的上流作家来说,还用不着去上战场。

威尔斯和其他反战作家一样,每天忙于发表文章,组织活动,呼吁和平。

今天是难得的空闲。

所以,他需要把时间交给文学。

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没有书的日子,简直是无法想象的,还不如去死。

真实历史上,威尔斯是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

一战期间,他投身社会运动,变成了政治家、社会学家,发表了很多评论时局的文章。

在后世,他和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并称为“科幻小说之父”。

威尔斯的代表作品有《时间机器》、《隐身人》、《星际战争》等。

他的科幻小说包含了时间旅行、外星人入侵、反乌托邦等科幻元素概念。

和凡尔纳那种比较贴近现实的科学幻想不同。

威尔斯的作品更加天马行空,他不拘泥于现有的科学技术,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怎么牛逼怎么来。

小说里面有很多看起来完全不可能的技术。

因此,他的小说相比凡尔纳的更接近“科幻”这个概念。

当然,如今的科幻小说发展较为缓慢,属于文学中的小众类别。

一直要等到几十年后,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开启,那才是科幻小说腾飞的开始。

20世纪赫赫有名的“科幻小说三巨头”: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

他们每个人的作品,都影响了好几代人,被改编成无数经典的电影,经久不衰。

尤其是阿西莫夫,这位俄裔美国天才小说家,是黄金时代的巅峰代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