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悟道虚空!力压天骄!第一之姿惊众(1/2)
第386章悟道虚空!力压天骄!第一之姿惊众人!
吴有训在比赛时间还剩二十多分钟的情况下,瞬间悟道。
他身上的气势宛如实质一般,席卷了整间教室。
这一刻,最顶尖的那几位存在,全都感受到了那股恐怖的气息。
吴有训明明坐在那里不动,却像是一切的中心,吸引了同位天骄的目光。
伊蕾娜、兰彻、叶企孙等人心中明悟。
吴有训突破了!
“他一定想到了答案!”
嘶!
几人皆是倒吸一口冷气。
他们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结果却是要么放弃,要么改题。
没想到在这最后关头,对方竟然能顶住巨大的压力。
没有人怀疑他是在虚张声势。
那种睥睨一切、颠倒乾坤的无敌之状态,是不会骗人的。
吴有训此刻的气息,无不彰显,他的答案一定是完美的。
与此同时,四位监考老师,也同时感受到了。
但他们毕竟都是大佬,此刻依然保持着镇静。
只有离的最近爱因斯坦,又一次假装不经意朝吴有训靠近。
他的内心已经微微泛起波澜。
“哦,上帝啊,这个华夏学生的反应好强烈。”
“难道他真的想出答案了”
“那可真是了不得。”
“要是做出来,他应该就是这届学生中最聪明的了。”
这时,吴有训动笔了。
一个大大的解字,镇压万古。
而接下来写的一句话,更是让爱因斯坦骇然,心头震动。
“根据狭义相对论可知,物体在运动方向上的尺寸会缩短。”
“速度越快,尺寸越短。”
嘶!
爱因斯坦的脸上再也无法保持平静。
“上帝啊,这个孩子他真的想到答案了。”
“而且是最标准的答案。”
没错,在那片虚空中,吴有训找到了第三种存在。
那就是空间本身!
银白色球是存在于空间中。
当然就会与空间产生作用。
这一点,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忽略。
因为他们第一时间,就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球上。
却想不到,运动的球,会对空间产生影响。
又或者是考试大纲迷惑了众人。
认为只考经典物理的那些内容。
但是正如吴有训考前预测的那样,大纲并不是绝对的。
这一刻,终于应验了。
想明白了关键点后,吴有训下笔如有神。
“给球形刚体一个推动力,使其保持直线运动。”
爱因斯坦看到这里,心中赞许了一番。
他已经确定这个华夏学生,肯定能完美解决这道题了。
虽然绝对光滑,意味着无法通过力的改变,去判断状态。
比如用手摩擦,拿液体沾染等。
但这并不影响,给球形刚体施加力,使其保持直线运动。
只不过通过直线运动,依然无法知道球是不是在旋转而已。
然而,直线运动却是必须的。
“如图所示。”
“假设球形刚体的运动方向是a到b。”
说着,他画出了示意图,左边是a点,右边是b点,中间连线,表示直线运动轨迹。
“同时假设球形刚体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根据速度分析可知。”
“球形刚体的上半部分的速度方向是ba。”
“球形刚体的下半部分的速度方向是ab。”
“由于球形刚体本身又在运动,且方向和下半部分一致。”
“所以,下半部分的速度相对于球心,比上半部分的速度相对于球心,要大。”
“因此,根据尺缩效应可知。”
“若球是在旋转,则下半部分的尺寸比上半部分要小。”
“看起来像鸡蛋倒立,头重脚轻,如图所示。”
吴有训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公式,根据球的直径,算出了尺缩效应下的形状。
“若球是非旋转的,显而易见,直线运动情况下,会变成一个标准的椭圆。”
“以上。”
呼!
吴有训一气呵成,仅仅费十分钟,就写完了答题过程。
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
直到现在,他终于可以确认。
这道题考察的正是狭义相对论。
计算的过程,属于标准过程,没有什么值得分析的。
但是如何能想到这一步,却需要考生们自己去琢磨了。
很可惜,在场的这么多天才,只有吴有训一个人顿悟了。
他跳出了球形刚体的束缚,把视野扩展到了整个空间,从而感受到空间本身。
吴有训龙王一笑。
此刻,爱因斯坦已经忘记,自己站立的时间有十分钟之久。
他成功被吴有训的天才折服了。
对方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
“对于狭义相对论的理解,极其深厚。”
“仅十分钟就能计算出来。”
要知道,现在的狭义相对论依然是物理最前沿的理论。
普通的学生,别说理解了,大学期间可能根本都学不到。
哪怕是一些博士硕士,也不能如此娴熟地运用。
但是吴有训不但想到了这个方法,而且准确无误地计算出来。
这体现了他扎实的基础。
“布鲁斯果然是最优秀的老师,他又教出了一个超级天才。”
“假以时日,这个学生必然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爱因斯坦不得不感叹,至少在教育领域,他拍马也赶不上布鲁斯。
真实历史上,爱因斯坦就以不善于教育而闻名。
他教出来的学生,没有一个出圈的,都是默默无名的人物。
由此可见,哪怕是顶级天才,也有不擅长的领域。
吴有训现在已经发现了爱因斯坦在自己旁边。
他心中既有激动又有得意。
“爱因斯坦教授可是校长的好友,顶尖物理学家。”
“而且,这位大佬甚至是在专利局工作时发论文的。”
吴有训虽然做出了最后一道题,但他没有骄傲。
因为他深知,这点成就在爱因斯坦这样的大佬眼中,只能算作小聪明。
不过,他也没有因此妄自菲薄。
“校长,我终于明白您说的那句:天命在华夏。”
“我们华夏人不比任何人弱。”
“今天的我,能够力压各路天骄,做出第三道题。”
“明天的我,未必就不能解决真正的物理学难题,名震华夏。”
“我吴有训一生不弱于人!”
此刻,吴有训的自信达到了顶峰。
任何困难在他面前,都不足为惧。
他的命运因为李奇维的出现和引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不会再是历史上康普顿手下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只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