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450章 核物理新时代!粒子加速器!“核物

第450章 核物理新时代!粒子加速器!“核物(1/2)

目录

第450章核物理新时代!粒子加速器!“核物理之父”布鲁斯!

当化学家们看完核聚变的论文,高呼炼金术士复生,人造元素即将实现时。

甚至连“元素之主”的称呼都流传开了。

但是这些化学家们的内心是很苦涩的。

因为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并不属于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原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元素的原子本身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氢气分子中的氢原子,是同一个氢原子,反应前后没有任何变化。

而氢核聚变成氦就不同了。

在这个过程中,氢原子就永远消失了,全部转变成了氦原子。

所以,这是一个物理核反应过程,不是化学反应。

这个时代,原子结构研究需要的仪器是最先进最顶级的。

而且还需要自制很多设备。

连大部分物理学家都搞不定核聚变所需的仪器设备。

就更不用提化学家了。

瓶瓶罐罐实验,怎么可能和核物理实验比难度。

如此一来,化学家们直接懵逼了。

点石成金的手段很好,可惜他们不会用啊。

所以,人造元素的工作,只能由物理学家们完成。

真实历史上,第一个人造元素【锝】,就是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制造出来的。

然后,他就把这种新元素寄给了意大利的两位化学家鉴定。

“呐,刚造出来的。”

“你们去测测是不是43号元素。”

化学家在物理学家面前,就是这么卑微。

因为劳伦斯发明了一个核物理领域,牛逼哄哄的逆天仪器。

回旋加速器!

这个由他首先提出概念,并最先研造出来的仪器,最大的作用就是将粒子加速。

它能把微观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

根据质能方程,此时的粒子就具有巨大的能量,两个粒子碰撞后足以发生核聚变反应了。

因此,劳伦斯才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出人工元素的。

他也因此获得了1939年的物理诺奖。

今年才19岁的劳伦斯,还只是美国南达科他大学的一名物理专业本科生。

若干年后,他将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遇到他最重要的校友,奥本海默。

现在的奥本海默只有16岁,还是一名小有天才的美国高中生。

这次李奇维美国之行,二人都没有机会来聆听演讲。

但不久的将来,他们就能见识到布鲁斯教授的绝世才情。

总之,化学家们对于核聚变那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元素周期表将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恨的是,这些变化全是物理学家带来的。

于是,全球所有化学家同时羡慕道:

“物理学家真是自然科学的宠儿!”

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

物理学家中,对于核聚变论文,反应最强烈的人,无疑是卢瑟福了。

因为核聚变的论文,对于卡文迪许而言,实在太重要了。

此刻,他正在大组会上分享这篇震惊学界的论文。

房间内除了卢瑟福的学生和助手们,就连福勒和狄拉克也过来了。

福勒很快就要成为卢瑟福的女婿,自然经常往实验室跑。

而狄拉克则是主动请求来实验室。

虽然他现在正备战第二届物理奥赛,但闲暇时间也是有的。

有机会来到剑桥这所梦寐以求的大学,他无比珍惜这个机会。

更何况,卢瑟福乃是物理学界的超级大佬。

能够参加对方的组会,即便只是旁听,也足以获益匪浅了。

于是他就和福勒坐在一起,位于房间内的角落。

卢瑟福刚刚解读完论文的内容,忽然来了一句:

“哎,我突然觉得有点可惜。”

这让底下的学生们都面面相觑。

您老可惜什么啊

卢瑟福笑着说道:

“核聚变这个概念,其实差点就被我首先提出来了。”

哗!

所有人皆是一惊!

他们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

难道卢瑟福教授也在研究核聚变

看着众人吃惊的表情,卢瑟福继续说道:

“我在发现质子的实验中,其实已经出现核聚变的现象了。”

“n核首先跟a粒子结合,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核聚变的过程。”

“只是可惜,我是个实验物理学家,关注的是实验本身的现象。”

“反倒疏于了对于其本质的思考。”

“而布鲁斯教授这样的理论物理学家,很喜欢且擅长从理论的高度思考问题。”

“这就是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的最大区别。”

“不过,我现在严重怀疑。”

“布鲁斯教授的核聚变概念,就是从我们卡文迪许偷师学去的。”

“所以接下来,我要经常组织你们,去参观量子研究所。”

“争取让布鲁斯教授返还一点利息。”

众人听后,全都跟着笑了。

恐怕只有卢瑟福教授,才有资格开这种玩笑。

他们没有怀疑卢瑟福教授的话,对方距离提出核聚变确实就差那临门一脚。

但是就是如此微小的差距,却需要灵光一现。

科学史上,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少。

玩笑过后,卢瑟福接着问道:

“你们对于这篇论文有什么看法或者问题吗”

“不要害怕,大胆提出来。”

“我们卡文迪许作为原子研究的权威,要永远走在最前面!”

这时,查德威克问道:

“教授,我有一个疑问。”

“既然之前您的实验中,n核已经和a粒子发生核聚变了。”

“这说明,核聚变并不一定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

“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射线,就足以轰击原子核,产生聚变了。”

“那布鲁斯教授提出的核聚变,为何需要这么严苛的条件呢”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这个角度很是新奇,但却非常有意思。

“对啊,这岂不是说可以实现常温核聚变”

“上帝啊!那也太不可思议了!”

卢瑟福闻言,赞许地看了看查德威克。

不过,众人的想法注定要落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