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会议开始!群贤毕至!震撼演讲!迎(1/2)
第474章会议开始!群贤毕至!震撼演讲!迎接量子新时代的到来!
1921年10月30日。
伦敦,朗廷酒店。
作为当前欧洲最豪华的酒店,这里已经成功举办过前两届布鲁斯会议。
而这一次,隆重程度更甚之前。
前两天的物理学术会议,将在酒店内进行。
而第三天的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商榷会议,则被安排在了英国皇家学会。
庄严气派、尊贵奢华的朗廷酒店大门前,早已挤满了各路记者和观众。
物理学领域的老中青三代绝顶天才们,共聚一堂,讨论物理最高端的研究课题。
这种璀璨至极的盛况,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这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
毫不夸张地说,此刻若是有歹徒带着炸弹冲进酒店,那人类历史恐怕就要停止发展了。
因为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之首!
是世界上所有技术的共同源泉。
它首先突破,才会带动其它学科的飞速发展。
酒店的高端会议室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此刻,大佬和天骄们正在畅聊。
他们有些是今天刚刚到,有些则是提前好几天就到了。
李奇维给所有人都安排了酒店的住宿。
但不少人会选择暂居在伦敦的朋友家里。
所以,今天才是众人的第一次正式相聚。
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甚至某些国家的关系也不是特别友好。
但这些并不影响场上的氛围。
因为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
而不是那令人厌恶的政治。
人类的阴谋诡计在星辰大海面前,显得无聊又可笑。
整个房间,都沉浸在一片知识的海洋之中。
所有人都在亲切地交谈着。
居里夫人紧紧拉着伊蕾娜的双手,脸上是真切的关心和爱护。
“孩子,你变瘦了。”
伊蕾娜看着母亲,笑吟吟地说道:
“因为我这段时间忙着做研究呢。”
“布鲁斯叔叔对博士的毕业要求太高了。”
“我的研究成果必须是诺奖级的才可以申请答辩。”
居里夫人忍不住“啊”了一声。
这已经不是高了,而是变态了。
太夸张了吧。
她苦笑着道:
“伊蕾娜,你不会有什么压力吧”
伊蕾娜最近因为研究第三种力的成功,自信心爆棚。
她对于未来充满了希望。
“放心吧,妈妈。”
“布鲁斯叔叔说了,原子结构领域还是一片蓝海。”
“我要是得不到诺奖,是他的责任,不是我的责任。”
居里夫人会心一笑。
在她看来,这是布鲁斯在安慰自己的女儿。
诺奖哪里是容易得到的。
别看今天在座的各位大佬,几乎人手一个诺奖。
但这可是学术界最知名最权威的会议。
所以显得诺奖不值钱。
酒店外面还有无数普通的科研工作者们。
对于他们而言,别说诺奖了,就连《自然》期刊的子刊都摸不到边呢。
伊蕾娜的起点其实已经是很多人的终点了。
但即便如此,她想要获得诺奖,也是难上加难。
不过很快,居里夫人就会惊叹于布鲁斯诺奖之师的名头。
绝非浪得虚名。
居里夫人母女二人正在说着体己话时,泡利不知从哪凑了上来。
他满脸笑容,殷勤道:
“哦!美丽的夫人,您好。”
“我是泡利。”
“久仰您的大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一旁的伊蕾娜都惊呆了。
她从未见过这样姿态的泡利。
居里夫人显然也听过泡利的大名。
她笑着回应道:
“你好,泡利。”
泡利一副自来熟的模样,不一会儿就把居里夫人逗得咯咯笑。
“夫人,你的存在,让物理学都失去了光芒。”
“我的父亲也非常喜欢您。”
居里夫人更喜欢泡利了。
就在众人相谈甚欢时。
会议室的大门再次被推开。
李奇维、普朗克、汤姆逊等大佬,围着伦琴教授走了进来。
所有人立刻停止了交谈,全体起立,对这位物理学老前辈表示了最大的敬意。
对方发明的x射线,在本次的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虽然x射线本身不能救人,但是却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定位患者的受伤部位。
这样就可以极大地节省手术的时间,并且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对于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而言,已经算是开挂了。
当年华佗要是能给曹丞相的脑袋照一下,估计就不会被处死了。
伦琴的到来,让这场会议顿时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仿佛物理学史扑面而来,缓缓展开。
对方叱咤物理学界的时候,泡利、海森堡等小辈都还没有出生呢。
众人无不感叹。
“只有布鲁斯教授才能请来伦琴教授。”
现在的李奇维虽然是科学界的独一档,但是他实在太年轻了。
所以他仍然是以晚辈的姿态,来招待伦琴、普朗克等人。
等李奇维到了伦琴的年龄。
那么他的地位,将会比后者高出百倍千倍。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会以他为尊!
很快,在主持人洛伦兹的安排下,众人相继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本次会议的参会者一共是72人。
仅从人数规模而言,也算是中等规模的会议了。
但若是比质量,那绝对是世界之最。
洛伦兹中气十足的声音,响彻在整个房间内。
“我等这一天,足足等了九年啊。”
“这九年,你们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吗!”
众人皆是大笑。
洛伦兹教授诙谐而专业的主持风格,深受好评。
而且这是一位充满了开放精神的经典物理学家。
当现代物理学以革命的方式,埋葬了经典物理学时。
洛伦兹曾悲哀地说过:
“我感到非常遗憾,我为什么没有在旧的基础崩溃之前死去。”
不过很快,他就忘记了对过去的惋惜,转而拥抱物理学的新事物。
相对论和量子论,让他的心灵重新焕发出生机。
若不是他有这种包容的个性,恐怕就会和很多不知名物理学家一样,早早地退出历史舞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