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478章 太极阴阳!弱力现!四力同天,物理

第478章 太极阴阳!弱力现!四力同天,物理(1/2)

目录

第478章太极阴阳!弱力现!四力同天,物理之巅!苍茫宇宙,我主沉浮!

当李奇维提出第四种力和质子中子可再分的概念后,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因为它实在太惊世骇俗了。

甚至超越了这个时代。

人类对世界本质的认知,被进一步刷新。

伦琴从开场到现在,一直没有说话。

他就这么静静地听着,脸上始终带着一丝微笑。

眼前这一幕让他升起了无尽的遐思与感慨。

他年轻的时候,正是电磁学和热力学主宰物理学的时代。

麦克斯韦如同一轮大日,高高在上,镇压了同时代所有的天骄。

对方不仅提出麦克斯韦方程,终结电磁学,同时也是热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这样一尊恐怖存在,让所有物理学家感到绝望。

但即便如此,伦琴等人依然没有放弃挑战。

因为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充满了机会,到处都是未开发的处女地。

设计几个电路,做些称称量量的实验,甚至都能发现了不得的成就。

任何人都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有时候,运气比实力还重要。

伦琴的老师,也是那个时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大教授。

对方的研究内容是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现象。

这要是放在现在,恐怕难登大雅之堂。

当伦琴听完李奇维的演讲和回答后,万分感慨。

第三种力、第四种力、质子中子精细结构.

这些东西已经不是单纯靠运气能发现的了。

当初法拉第无意中看到闭合电路能在磁场中产生电流,于是提出了大名鼎鼎的电磁感应现象。

但是现在,你就是把眼睛看瞎了,你也看不到第四量子数是电子自旋。

运气的作用不再那么大了。

虽然灵光一闪依然存在,但是闪光过后,严密而复杂的理论计算才是核心。

物理学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从前那种稀里糊涂、简单计算操作的方法,已经不管用了。

现在的物理学要求的是超强的想象力、逻辑分析能力、实验能力。

形象点理解,就是物理学从感性进化到理性了。

甚至到了60年代以后,物理学更是从理性变成没有人性了。

因为很多概念已经彻底脱离人的感知和想象了。

比如维度、奇点、普朗克尺度

不可接触、不可想象,简直就是科学克苏鲁。

物理学逐渐和数学合二为一了。

几乎全部变成了抽象的数学计算。

一个好的数学家或许不是物理学家,但是一个牛逼的物理学家绝对是牛逼的数学家。

而且数学比物理最大的一个优势在于:

数学在任何宇宙中都是成立的,但是物理学不一定。

前者超脱了宇宙,后者则是宇宙内部的规则。

但人类只要搞清楚自己的宇宙就可以了。

伦琴笑着对旁边的普朗克说道:

“幸亏我出生的早,不然我现在恐怕只能在酒店外面等会议结束喽。”

“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这种会议。”

普朗克会心一笑,说道:

“不,伦琴大哥,我相信你依然能创造新的辉煌。”

他嘴上虽然这样安慰,但扎心的是,伦琴说的可能就是事实。

哪怕是他自己,都感觉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物理学的发展太快了!

如果把牛顿放在后世,估计他应该也想不出万有理论。

当初的普朗克还对提出量子概念小心翼翼,觉得颠覆了世界。

但是和现在的这些概念一比,量子都变成保守派了。

他欣慰地看着李奇维,眼中全是赞许。

遥想当年,对方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

靠着和开尔文勋爵的赌约,引起物理学界的注意。

就在所有人认为布鲁斯只是个笑话时,奇迹诞生了。

随着一个个惊天动地的成果被发表,人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布鲁斯李缔造了现代物理学。

而现在,他正向着更巅峰攀登。

普朗克内心感慨道:

“布鲁斯,你已经成为了合格的物理学领袖了。”

“我从你的身上,甚至看到了超越牛顿、麦克斯韦的希望。”

“在那些伟大先贤的肩膀上,你离真理越来越近了。”

对于他们几位老辈物理学家而言,第三种力和第四种力的概念,已经惊艳到可以划分时代了。

或许现在还只是个概念,但是它的提出者是布鲁斯。

那个世界公认直觉第一的男人!

仅凭这个名字,就会有无数人对这个领域趋之若鹜。

一场崭新的研究热潮即将掀起。

当然,量子力学没有完成之前,不可能有人取得突破。

爱因斯坦、卢瑟福等李奇维的同辈,此刻心潮澎湃。

爱因斯坦仿佛看到了统一场论更广阔的未来。

他自信满满地对埃伦费斯特说道:

“我坚信布鲁斯的直觉。”

“我的统一场论要把四大基本力全部纳入其中。”

“这才是真正的统一!”

埃伦费斯特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好家伙,来开个会,统一场论直接翻倍了。

他笑着打趣道:

“爱因斯坦,你的理论应该改名叫统二场论。”

爱因斯坦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

不过很快,他就哈哈大笑。

卢瑟福则震撼于质子和中子的精细结构。

对于他这样的实验物理学家而言,探索物质的终极本源,是致命的吸引力。

从他的导师汤姆逊发现原子开始,人类才算真正认识到物质的本质。

物质由原子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或许还有更精细的结构。

物理学家正在不断逼近极限。

而这些成果,全都出自卡文迪许一派。

“原子之父”汤姆逊;

“原子核之父”布鲁斯;

“质子之父”卢瑟福;

好家伙,原子学直接被瓜分包圆了,其他人汤都喝不到。

卢瑟福看到汤姆逊教授脸上那欣喜的面容。

对方的内心一定是风云激荡吧。

甚至想向天再借五百年。

作为物理学大佬,卢瑟福并不是一个盲目的人。

假设在之前,有个年轻人公开说质子还有组成结构。

那么他一定会嗤之以鼻,不加理睬。

为什么换成布鲁斯教授提出,他就如此兴奋呢。

因为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是要有坚实的基础,而不是信口开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