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565章 访问镭学研究所!华夏精英们!演讲开始!物理学三大神兽!

第565章 访问镭学研究所!华夏精英们!演讲开始!物理学三大神兽!(1/2)

目录

法国巴黎,镭学研究所。

这座位于塞纳河边的普通两层小楼,却是当今世界放射性研究的中心之一。

所里具有目前世界上最强的放射源,比如镭、钍等。

在粒子加速器没有发展成熟之前,天然放射性元素是核物理唯一的研究手段。

各种轰击实验,只能靠这些天然放射性元素发射出的射线来实现。

因此,哪个研究所的放射性元素最多,它的实力就最牛逼。

居里夫人作为镭的发现者,她在放射学的地位无人能比,甚至经常能收到政府和个人的赠送。

所以,很多有志于放射学研究的年轻人,首选地方就是镭学研究所。

不过,等到后来加速器面世后,情况就变了。

谁家的加速器最大,谁的实力就最牛逼......

7月21日,早上。

李奇维刚到巴黎的第一站,就选择来看望居里夫人。

他的到来让镭学研究所热闹非凡。

居里夫人以所长的身份,带着伊蕾娜、约里奥等一批研究人员和学生,在门口迎接。

花团锦簇,欢声笑语!

今年已经57岁的居里夫人,面色略微苍白,银发盘髻在脑后。

她戴着一副老花眼镜,褐色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见到李奇维,她显得极为开心和激动,脸上逐渐有了红润。

“布鲁斯,欢迎你的到来。”

李奇维看见居里夫人的白发,不由得心中感慨。

二十多年前那个风姿绰约的美妇人,如今也开始走向暮年了。

不过,他在居里夫人的脸上看不见任何悲伤和失落,对方反而像年轻人一样充满热情。

李奇维微微一笑,如沐春风。

他伸出手,绅士地说道:

“早上好,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同样伸出右手,二人相视一笑。

一旁的伊蕾娜兴奋地抢着说道:

“教授,你终于来了!”

“嘿嘿。”

她穿着白色的工作服,一头金黄色的头发,显得光彩夺目。

李奇维摸摸她的头,打趣道:

“我来检查你的工作了。”

“博士毕业后是不是懈怠了?”

“怎么最近没看见你发论文啊?”

伊蕾娜立刻蔫了,她撒娇道:

“怎么可能嘛。”

“我一直都在努力地做实验。”

李奇维笑道:

“你的性格我是清楚的。”

“得让你母亲严厉指导你。”

众人皆是一笑。

这时,李奇维为居里夫人介绍道:

“这是我的两个儿子,李承道,李承德。”

居里夫人立刻惊喜万分。

“哦!布鲁斯!他们俩长的可真像你。”

李承道兄弟二人上前尊敬地说道:

“夫人,能够见到您实在太荣幸了。”

居里夫人看着两个帅气的小伙子,笑的很开心。

忽然,她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古怪的想法。

“艾芙她......或许......”

......

在大家的簇拥下,居里夫人带着李奇维等人进入研究所。

今年正好是镭学研究所成立十周年。

居里夫人便以此为契机,在所内举办了一场小型的欢迎会兼庆祝会。

房间内,李奇维和居里夫人相对而坐,众人分散周围,热闹非凡。

如今的镭学研究所内,单单青年学者就有三十多人。

他们来自法国、德国、波兰、印度、华夏等各个国家。

这些国籍和语言截然不同的年轻人们,在这座二层的小楼里,过着充实而浪漫的研究生活。

二人就研究所的发展和建设等内容畅聊起来。

居里夫人依然保持着科研敏感性,她认为加速器的发展对核物理有重大影响。

“卡文迪许实验室这次又走在了放射学的前列。”

“加速器的出现,让实验物理学家可以摆脱对材料的束缚。”

李奇维说道:

“没错,我也是这个观点。”

“接下来一定会出现核物理研究的爆发期。”

众人闻言,顿时两眼放光,呼吸急促。

那岂不是说他们的春天就要来了?

真实历史上,伊蕾娜很快就会接过她母亲手中的大旗,让研究所成为核物理的圣地之一。

接着,二人又聊到人才培养方面的话题。

这时,居里夫人笑着说道:

“布鲁斯,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你肯定感兴趣。”

她朝着人群中一个年轻人说道:

“郑,请你过来。”

顿时,一个脸型稍宽,带着眼镜,看起来很憨厚的男生走了过来。

他脸上激动的表情根本控制不住。

居里夫人笑着说道:

“布鲁斯,郑是所里唯一的华夏留学生。”

“同时,他也是我招收的第一个华夏学生。”

“他既聪明又刻苦,就和你一样。”

李奇维听后,脸上笑容更甚。

他朝着那个年轻人看过去,用汉语猜测地说道:

“你叫郑大章吧?”

哗!

郑大章顿时满脸不可思议!

李教授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这怎么可能?

虽然他很受居里夫人器重,那也不至于那么有名吧。

李奇维看出他的不解,笑着说道:

“我来之前,我的秘书就把在华夏在巴黎的留学生情况整理好了。”

“我对其中几个人很有印象,你是一个。”

郑大章顿时受宠若惊。

同时,他的内心还涌出一股暖流。

李教授日理万机,竟然还如此关注他们这些留学生。

在巴黎的很多华夏留学生,他们都喜欢勤工俭学。(咳咳,此时法国的勤工俭学群体,不能细说哈)

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通过李教授的公司和人脉获得的。

这让学生们既有了尊严,又能安心地学习知识。

因此,所有人都无比感激李教授。

郑大章同样用汉语真诚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