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算账(1/2)
这每人每年三千贯,不是古人或许都没什么概念,按照唐朝米价,盛唐时期,也就是贞观之治时,按照时间也是李恪现在所处的时间,一斗米三到四文钱,而一斗米为十二斤半,也就是说,一文钱可以买三斤半粮食。
而现在的米价,普通人非超市精米的价格,一般是一斤一块五到三块左右浮动,要是按照一斤米两块钱算,一文钱的购买价格相当于后世的七块钱。
而一贯等于一千文小钱,也就是后世的七千块,一年三千贯,算成后世就是两千一百万块。
一年一个千万富翁,厉不厉害,这就是李恪上林苑书院两座书院院长的价钱。
可以说是砸钱办教育了。
但这也只是书院院长的费用。
除此之外,在书院的学生,每人早饭一碗稀粥,一叠咸菜,一个鸡蛋两个包子。
一碗稀粥三块,一叠咸菜一块,鸡蛋一块两个包子一块。加起来就是六块,三万名学生,一天一顿早饭就单吃了李恪十八万块,一年三百六十天,就是六千六百多万。
这还只是绝对消耗值,因为还没有算食材损耗问题。
接下来是午饭,李恪给学生们规定的午饭,就是一人一荤一素,三块八块钱配置,馒头稀粥管饱,这又是十六块配置,三万学生,一人一顿午饭就是四十八万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是一亿七千万。
还有就是晚餐,十块钱配置,三万学生三百六十天,就是一亿出头。
这单是伙食费加起来就有三亿三千万,算成现在的价格是四万七千贯。
这还仅仅只是刚开始,因为各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刚开始零到十三岁的孤孩生存率极低,要是往后算,这个还得乘以二十倍,也就是一年在伙食方面花费李恪九十四万贯。
当然除了伙食之外,还有就是各个教师的工资了,李恪给他们开的平均工资是每月两贯钱,一年二十四贯,和院长相差一百多倍,这就是在名气和实力的相差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