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危机(2/2)
只要有了这些东西,然后再加强炸药的研制,李恪就不信玩不转这些热武器。
李恪走的时候,让大伴对秦岭方面下一道旨意,这个旨意就是让秦岭的那些炸药学家们,尽快的制造出一枚子弹出来,然后再根据子弹来制造步枪。
同时,李恪又想进一步的让大唐潜在的科学家们们去研究万物,尽快的推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认知。
为此,李恪还专门举办了一次盛会,这个盛会,便是格物盛会。
并且像地方衙门下旨,招揽那些喜欢格物的知识分子们。
让他们来长安。
李恪又开始着急了,他要组建大唐格物院了,把原本属于工部的一个小部分给拉大,直接给这些格物院重要部门以重要官职待遇。
最低从九品下,最高正三品,不论身份地位,只要有格物方面的认知,一些能工巧匠,都可以。
李恪的这个旨意,一经传达,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能工巧匠能在圣人那里获得官位,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件稀奇事啊。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只有士这一阶层才能做官,所以才会有科举取士这一种说法,学生士子,科举进士,等等。
都是先成了士这一阶层,才能做官。
而能参见科举的,在士这一阶层下,农、工、商三类,也只有农户可以参加科举,工户,也就是匠籍,也算是贱籍了。
商籍就更凄惨了,穿衣服不能穿绫罗绸缎,不能骑高头大马,大军作战时只能去当填沟壑的炮灰。
匠籍嘛,比商籍好一点点,也仅仅只是好一点罢了,也同样是大军作战,匠籍和商籍一样是属于强征范围,不过在军中一般也是辅兵的存在,打造修复兵器战甲,攻城器械等等,不到囚徒商贾赘婿的命死光了,匠籍便不会去填沟壑的。
但依然也是贱籍。
所以李恪的这道同品级官员待遇,才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这种情况,无异于是挂起了一场八级大风。
这是在李恪即消除商籍的打压政策后,对匠籍有开放了一扇可以上升的大门。
对于这种情况,民间自然是出现了一系列怪声音,反对的多,赞同的少。
谁反对的,自然是那些士子们和已经当官家眷或者他本人,还有就是农户,多是农户中的地主这一层次,普通农户到无所谓这些,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在农工商三业来回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