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重臣小朝会,世家大族的阻碍(2/2)
柳轩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脸上没有变化,甚至连头都没有抬。
李二目光一扫,却又放在了他的身上。
“柳爱卿觉得如何?”
柳轩这才抬了抬头,随即缓缓站了出来,回道:“陛下,臣以为戴尚书所言甚是,海盐晒盐法成本很低廉,跟食盐的利润想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其让那些盐商仅仅凭借运货,就能够获得十几倍的利润,还不如直接掌控在朝廷手中,这样的话,也不会让食盐在一些时候,成为某些人囤货奇居的手段。”
“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老臣有话说。”
李二声音刚落,王珪便立刻出来了。
柳轩看着他,微微眯了眯眼,不知道这个人打算如何做。
王珪沉声说道:“陛下,江南盐商大部分都掌控在那些江南士族的手中,朝廷直接在他们手中夺下这门重利的生意,恐怕江南会有变数。”
这意思可谓是非常直白了!
直接就是为世家大族说话。
对方捞钱捞的很爽的时候,朝廷直接不让弄了,算是断了他们的财路,而且,江南等地山高水远,大唐朝廷的控制并不紧密,那些愤怒的士族很有可能会弄出什么事情来,就算是造反也并不是不可能。
果然,李二脸上的轻松之色消失了,手指无意识的在龙案上轻轻敲击着。
他现在有些犹豫!
一个是因为,食盐的重利被他看到了,这里面的利润太高的,高的吓人,他心中火热,尤其是缺钱缺惯了的李二,很想占为己有。
第二个就是,王珪所说的那些江南士族了,现在大唐正在北方跟突厥人大战,一旦那些士族真的脑袋一热造反了,朝廷怎么办?
现在朝廷大军空虚,国库更空虚,完全接受不了两地作战啊!
“诸卿有何良策?”
李二纠结了片刻,没有想到办法,只能够皱着眉头询问这些重臣。
但这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就算是善谋的房玄龄,此时也是眉头紧锁,连连叹气。
那些士族是什么嘴脸,他可是极为清楚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房玄龄也是发愁,他想了片刻,说道:“陛下,不如等北方大军归来,再议?”
李二还没有说话,戴胄就迫不及待的站出来问道:“房相,就算是大军归来又如何?难道大军回来了,就可以直接出兵弹压了不成?国库现在没有钱了,一分钱都没有了,马上要寅吃卯粮了,经不起折腾了,现在黄河河道清淤都还差八十万贯的缺口呢!”
房玄龄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李二嘴角微微抽搐,心中更是抱怨老天不公。
凭什么人家做皇帝都是要钱有钱的,还奢靡无度,等到了自己当政,怎么就年年天灾,年年缺钱?
好不容易打算休养生息蛰伏一段时间,好挥军北上开疆拓土,结果突厥颉利可汗就趁虚而入,签订了渭水之盟这样屈辱的盟约。
到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海盐晒制之法,可以解决这些压力了,却又要因为这世家大族而阻碍。
难道,真的要将这天大的利益,都让出去吗?
“诸位爱卿,难道当真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此时,几位重臣都眉头紧锁,没了主意,柳轩清了清嗓子,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有办法解决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