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你也太全面了吧!怎么啥都会?(求订阅!)(2/2)
晶体管在毛熊军事上得不到认可,在技术上也有着一定的原因。
那就是他们的单晶硅提纯工艺技术不行,精度不够,就会影响到信号传播,进而引发不稳定的意外。
这对于军用装备来说,也是致命的。
而采用锗晶体管,85度的温度限制,连鸡蛋都煎不了,根本无法应用在军工装备上。
电子管技术成熟、稳定、可靠,并且能抗衡核爆炸下的电磁脉冲冲击,冷战环境下,毛熊军方会选择这个也无可厚非。
而白杨这里,首先的目标就是要突破单晶硅提纯工艺,解决晶体管在温度上的问题。
在发展方向上来说,也给了钱副院长一些信心。
毕竟不可能白杨随便交上来一份文件,钱副院长就愿意给其做担保。
“那白杨同志那里若是有什么需要,我们也可以去帮忙。”华先生对白杨所计划的发展前景也是比较看好的。
“你们还是以电子管计算机为主,计划发展中,尽快仿制一台毛熊的计算机出来。”
“几年后你们的计算机任务,对导弹研究的计算可是重中之重啊,马虎不得。”钱副院长摆了摆手,认真的说道。
计划中,年底中科院也要成立计算机研究所了,主要研究方向便是仿制毛熊的M3计算机,与BECM-II电子管大型通用计算机。
毛熊也提供了相关的计算机设计图。
……
与此同时,白杨回到办公室之后,看着手中的名单介绍,也开始着手准备起后续的安排来。
三代计算机还不算烧钱,随着摩尔定律的出现,光刻机的更写迭代加快,每进一步的花费,那才是真正的烧钱。
钱先生这时回到了办公室,就看到白杨在盯着手中的文件在看。
“你那边的进展怎么样了?”他好奇的询问了一句。
“钱副院长的动作还是挺快的,人都差不多给我选好了。”
“明天我可能就要回研究所,开展接下来的计算机研究了。”
两弹一星战略策略,这一年应该已经正式立项。
这两年的工作基本上还是以教育为主,大概在58年,应该就会正式开展设计与计算研究了。
白杨也想着尽快在这两年里,将三代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给搞定。
不仅仅是应用在机载雷达上,也是用于两弹一星战略的计算。
“光学,物理学,化学……你这个研究涉及的学科还挺多。”钱先生走到白杨身旁,看着上面的名单介绍,有些诧异。
除了基础的数学与材料之外,其他还涉及了三到五种学科人才。
“毕竟想要将这些东西集中在一块原件上,也需要一道道复杂的工序。”白杨笑了笑。
“相关的资料我都有了,等人到了,就先开始学习。”
“你还是太全面了!”
“也就你小子能够这么跨领域搞研究。”钱先生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这段时间他与白杨交流技术,对方的研究领域广泛,并且还都有着相当深的理解,让他也不得不有些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