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看来大西北的秘密行动开始了(1/2)
“这就是白杨同志么?之前听钱老说是个很年轻的,但没想到这么年轻啊!不知道他有没有本事做好这个负责人。”
“不能因为年轻就小看他,空对空导弹那个项目,可是让我们领先国外少说十年啊!”
“根据他之前做的那些材料项目,可是让我们机部现有的理论巩固的更完善了,少说能避开十几条弯路。”
“但说到底还是太年轻了,我们这些老家伙都不敢打包票说能管好这场面,他一个小年轻能做到?”
“确实啊,虽然都是为国家出力的,但眼下确实是各个项目机部混在一起,实在难以协调。”
这些科研人员的窃窃私语,白杨听的明白。
虽然他也不是没经历过公开讲话的过程,只是真头一次面对这么一帮德高望重的。
不说别的,就单单那几个头发灰白的主,在各机部也少说是项目组长的教授级别,都是能在各个部门当部长的角色。
这是科学研究院下辖分部的部长,绝对不是一般地方民政行政部长能相比的,都是能在国内学术圈占据一席之地的老学究。
甚至个别人都能在将来做到一些985,211大学校长的人。
权力,人脉,包括科研成果,一个比一个深,一个比一个多。
相比之下,白杨现在就算项目做的再多再好,也终究改变不了年轻的事实。
不过他不会因此就怯场,现在的科研环境远比后世好的多,这些老家伙们这么一把年纪了还有学习的劲头,着实脚踏实地。
于是,白杨就打算象征性的说两句。
“各位老前辈,老同志们,其实让我当这个总负责人,我是受之有愧的,毕竟我一直觉得自己做的还是太少。”
“现在国内科研还在紧追国外脚步,大方向上很难与之做对抗,只凭我现在做的这些单独项目,完全不足以撑起一片天。”
“他们外国人一直说,我们这搞不了那搞不了,说我们国人工业水平不达标,各种把我们踩在泥土里,但我就是不信邪!凭什么他们能搞的我们搞不了!对不对?”
白杨字字铿锵,看着眼前的一帮人,三两句话,就借助国情和爱国情绪,瞬间点燃一帮中流砥柱。
“对!”
“凭什么!”
“都是两个肩膀一个脑袋,他们能做的我们也能做!”
白杨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继续讲话。
“想必大家聚集在这儿,要做什么都已经心知肚明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与国外的科研水平还是有差距的,但不代表我们的差距会一直存在。”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停的研究,把他们的东西研究透彻,然后再走出一条属于我们龙国自己的路来,我一个人做不到这点,只有大家一起,才能真正做到!”
……
白杨讲话时间不长,也就三五分钟,但充分而充满感情的讲述下,将眼前的科研人员调动的激情澎湃。
一个个都像是弹簧压到底,牟足了劲等着释放。
直到白杨以最后一句话作为结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