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疑云密布(2/2)
一早就有人献策,但是李玄明都不满意。
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反而有种掩耳盗铃的味道。
甚至还有人说,派遣禁军十二时辰巡逻,但凡有人散播谣言,议论水陆法会,直接下大狱。
他差点没气死。
他要真采纳这个办法,别说百姓,秦牧第一个瞧不起他。
而内卫常规平息谣言的办法,也试了,效果不佳。
难不成,他真要去找秦牧?
“朕又不是贱骨头,被骂了还凑上去!”
李玄明想起早晨的事情,就一肚子火气。
儿子不懂事,不替自己分担也就罢了。
结果女儿也不听话。
末了妻子还埋怨他太较真。
大兴宫内,父皇也知道了水陆法会的事情,又开始闹腾起来。
他身心俱疲。
鱼朝恩壮着胆子道:“陛下,秦公子是自己人,没有隔夜仇的,要不,奴婢去秦家村试探一下口风?”
“不许去,那小子鬼精鬼精的,你去他就明白了。”
不蒸馒头争口气,李玄明不想被秦牧看扁。
鱼朝恩叹了口气,也不再说话。
京城谣言愈演愈烈,仿佛有一支看不见的手在操纵言论。
京师的百姓也变得人心惶惶,家家户户门口都挂上了辟邪的桃符。
世家的人都在观望,大胆的都在推波助澜,只要不留下尾巴,谁也拿他们没办法。
他们在等,等皇帝丧失民心,等皇帝威信大失!
又一夜过去,京师甚至出现了清君侧的言论。
有人说,皇帝身边出了奸佞,也有人说,这是皇帝不重用良臣的后果。
而良臣有哪些?
一夜之间,百姓口中多了很多在野的世家之人。
这些人都颇有清名。
李玄明捏着情报,眼中杀意沸腾。
上一次,回收那些无用的矿山,他被迫放出了很多官位。
没想到,这些人还不满意!
他完全有理由认为,水陆法会发生的事故,是他们当中某些人策划的。
可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百姓会不会信还两说。
一旦他动手,这些人必然会抱团取暖,一个不慎,就会重现北朝的危机。
所以,他还得忍。
含元殿内气氛压抑逼仄,张万忠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李玄明将情报丢在一旁,只是淡淡道:“再探,密切观察他们的动向”!”
“是,微臣告退!”
张万忠退下后,李玄明把高圣元等人召集过来询问,可让他失望的是,依旧没拿出一个他满意的方案。
众人不言语,全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触怒了皇帝。
而就在这时,李京满脸喜色的跑进含元殿,“父皇,好消息,案子有头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