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芳明1128 > 第516章 舟山议律

第516章 舟山议律(2/2)

目录

舟山市长包完随即站起,手中捧着一卷手抄的《大宋律》。他拱手道:「这便是我根据记忆默写的大宋律全文。大宋律虽称完善,但毕竟成书多年,许多条款早已与实际脱节,甚至存在明显的不公。例如律法对豪强宽容,对平民严苛,刑罚繁重却缺乏程序正义。」

方梦华微微一笑,接过那卷《大宋律》,翻开几页,随后说道:「包市长的辛苦可谓功在当代。本座也结合大宋律和明教实际需求,起草了一部《民法典》。这部法典初步草拟了土地、婚姻、交易、契约、刑事等方面的规则,旨在保护百姓权利,同时规范官府行为。」

说罢,她展开一幅长卷,将《民法典》(草案)中若干条款投影在众人眼前:「比如,《民法典》第二章第五条明确规定:任何土地买卖需签署书面契约,并在地方政府备案,防止因口头协议引发纠纷。又如第七章第十二条:凡是涉及刑事重罪的案件,必须以公开审判方式进行,由陪审团参与裁定事实。」

「陪审团?」柴进皱眉问道,「教主,此法新奇。请问陪审团如何选拔?百姓参与审案是否会导致混乱?」

方梦华微笑解释:「陪审团制度的设立,意在增强裁决的公正性。以往案件由官府单独审理,难免存在偏颇或疏忽。但若能让百姓选出德高望重的乡绅、商贾,甚至普通农人参与案件事实的审查,裁决便更接近公平。当然,陪审团仅负责裁定事实,法律适用仍由官府掌握。」

史才点头称赞:「此法确实高明。民间参与司法,不仅能缓解官府压力,更能提高百姓对裁判结果的信服。」

叶梦得则提出疑问:「教主,陪审团的推行是否需要时间?毕竟许多偏远地区的百姓尚不识字,对法律理解有限。」

方梦华郑重道:「叶市长所言极是。所以这套制度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先在舟山、明州、台北等核心区域试点推行。与此同时,我将推动各地设立‘法律义塾’,让地方官员和百姓都能逐步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这不仅是为陪审团制度做准备,也是为了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此时,包完翻开《大宋律》和《民法典》的对照表,指着其中一条说道:「教主,这里有一条值得讨论。大宋律规定,凡盗窃粮食者,无论价值多少,一律杖责三十。而《民法典》中写明,盗窃价值低于三十文者,可酌情以赔偿代替刑罚。此处是否过于宽松?」

方梦华点头说道:「包市长,这正是本次会议希望大家共同讨论的问题。我的想法是,盗窃固然违法,但若因饥饿偷食一口饭,是否一定要施以杖责?若能以赔偿、劳动代替惩罚,既能体现法律的威严,又不至于让无辜者陷入绝境。」

柴进闻言大笑:「教主果然仁心。我柴进在济州岛多年,见过许多穷苦人迫于无奈铤而走险。教主此举,正可化解他们的怨气。」

众人纷纷点头,逐条讨论对照两部法典的异同,不时提出修订意见。

这时,台南市长张孝纯站起身说道:「教主,这《民法典》以平民为核心,确实高明。但若未来立国,如何与国家的军法、政令相配套?毕竟法典治民,而军队与官员也需要规则约束。」

「张市长所言正中要害。」方梦华坦然应道,「因此,《民法典》仅为治民之法。未来,需另立《刑法典》约束违法乱纪之事;《军法典》规范军队纪律;《政法典》明确官吏职责。多法并行,权责分明。」

陆朝西这时开口:「我还有一问。若各地风俗不同,律法如何兼容?比如在上海滩,商贸发达,需更详细的商业法规,而乡下地方则更注重耕地问题,这些如何平衡?」

方梦华答道:「因此,我提议实行‘宪法’与‘地方细则’并行的制度。宪法适用于所有地区,但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细则补充,只要不与宪法相违便可实施。这也是我们今日集会的意义——让各地主官参与制定、讨论,使法规更具适用性。」

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包完最后总结道:「教主此策,可谓未雨绸缪。若律法得以成形,再配合地方治理经验,未来明教即便领土扩展至千里万里,也必能稳如磐石。」

最终,方梦华环顾堂中,郑重说道:「今日之法,非一日而成,非一人之力可定。但只要我们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让法律成为全体军民都必须遵守的准绳,我教的未来定会更加稳固。」

众人齐声应诺,大堂内群情激昂,仿佛一场历史性的转折正在悄然发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