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芳明1128 > 第550章 太学故友

第550章 太学故友(2/2)

目录

「松柏堂中有言,月可照大地,亦可失其光。赵家新君虽登基数载,却失信于士林,已非吾辈之所依。太兄聪慧过人,自当辨得明暗。东海一隅,有明主能容士,有贤师可谋事。若兄愿赴此间,必能共启新局。」

致纪猛

「猛士志远,仁心犹存。」

纪猛曾是太学中最热衷于兵学之道的同窗,豪迈中藏有一份深沉。吕将提笔写道:

「纪兄别后,想必壮志未改。然当今局势,恐令兄深感困厄。赵家社稷已非君子之所依,奸佞误国,贤士蒙难,实令人心寒。今闻兄欲图出路,却不得施展抱负,殊为憾事。东海之滨,有一地贤能为尊,军政分明。若兄愿来,可为将才,施展所学,扶正天下。盼不弃旧日情谊,速来相见。」

致娄高

「峻岭难阻,智者思远。」

娄高生性冷静,善于筹谋,太学时便常以「智勇双全」自居。吕将写道:

「高兄,昔日堂中议天下之事,兄多有卓见,令人钦佩。然今赵家父子不察,斩言事之士,失人心而弃天下。兄素有大志,当不愿困守小地,徒叹兴亡。东海一隅,有贤主恭迎士人,若兄能至,可共定大计,何愁功名不成?此书既至,望兄早做决断。」

致屈士

「士者本志,不忘天下。」

屈士博学多才,但性情恬淡,不愿随波逐流,太学时常被称为「君子士」。吕将提笔写道:

「士兄,别来数年,可还记得昔日松柏堂中纵论天下兴亡之事?我知兄素怀救世之心,却厌权臣弄权之恶。然今赵家弃祖宗之法,斩陈东与欧阳澈,已不堪为我辈之所托。东海之滨,有贤者正举义旗,集四方贤才以谋太平。兄若愿来,可为良辅,施展平生所学,共扶义举。」

致江帆

「风帆正举,浩海天阔。」

江帆天资聪颖,少年意气,但也最为急躁,常有报国之志却不甘受制于人。吕将在信中劝慰道:

「帆弟,昔日堂中,汝论治国平天下之道,常令人耳目一新。然汝性急直,怕已为赵家这般昏聩之政所困。今我在东海之地,有贤主容才,愿广集四方志士,共图天下正道。汝若至此,定能如鱼得水,展君子之才。松柏堂旧情犹在,盼汝速来,不负大好韶光。」

致武靖

「靖然定志,壮士无悔。」

武靖沉稳果敢,太学时便擅长筹划军政,常论天下大势。吕将写道:

「靖兄,太学一别,久未晤面。想兄犹记昔日堂前议事,汝常云:‘天道酬勤,壮士不问成败,但求问心无愧。’然今赵氏昏政,民生凋敝,奸佞当道,汝心必如我般愤懑。今东海之地,有方郡主推行仁政,招贤纳士,正是施展所学之时。若兄愿来,可为军政要职,共图匡扶天下之大计。盼汝早日应书。」

致熊风

「风啸九天,志凌霄汉。」

熊风天性豪迈,善于治军,太学时常以「若世乱,我当为一方雄」自许。吕将写道:

「风兄,别来数载,汝豪情壮志可还如旧?然今之赵宋,已非贤士立足之地,官家违祖宗家法,斩陈东与欧阳澈,实为国耻。汝曾言,‘世乱当立,不屈庙堂便行草泽。’今东海之滨有贤主方郡主,四方贤才已聚,若兄肯来,可执虎符,统舟山劲旅,与我等并肩立业,何如?」

致贾路

「仁义为道,才智济世。」

贾路为人温润,胸怀大志,太学时曾以清廉、仁义闻名。吕将写道:

「路兄,太学中汝常论‘仁义为国之本,贤能为政之基’,今赵宋失此二者,世人如在水火。然舟山之地,方郡主励精图治,以仁义治民,以贤能理政,现正招募天下志士,共建新秩序。路兄若来,必可展所学于民,成德业于世。盼兄勿念俗事,速来东海,共襄大举。」

致强明

「明见风云,智定乾坤。」

强明博学多闻,尤擅谋略,太学时曾被推为「智囊」。吕将提笔写道:

「明兄,昔日堂中论天下之策,汝常以‘智者谋全,不屑苟且’为言。今赵氏昏聩,国将不国,汝胸中所藏大略,岂能困于世俗小地?东海方郡主推贤而治,望贤如渴。若兄能至,共谋大局,必可书功名于青史。望汝勿负昔日宏图,速来共聚。」

致魏浩

「浩然之气,不屈不挠。」

魏浩学识渊博,文采斐然,太学时曾是诸同窗的精神支柱。吕将写道:

「浩兄,太学一别,思念殊深。昔年汝常言:‘士志于道,不屑与小人共事。’然今赵家昏政,奸佞当道,汝心必难安。陈东与欧阳澈因直言斥奸,竟遭斩首,国法何在?舟山郡主以贤能治地,求才若渴,若兄愿来,可执教化大旗,广施仁义之道,共建盛世。盼汝早日应书,重续旧谊。」

致文锋

「笔为锋刃,文能定国。」

文锋擅长以文辅政,太学时曾以犀利的论辩名动一时。吕将写道:

「锋兄,汝才气纵横,当年笔下三千言可折庙堂之议,今日岂甘埋没?然赵宋乱政,奸臣当道,汝之所学恐无处施展。舟山郡主仁政待民,麾下文士以言献策,正需汝辈之才。兄若肯来,定能使汝锋芒再现,为东海立业,为天下安民。望汝速决,书成我辈之志。」

致鞏平

「平安万民,强国之本。」

鞏平沉稳内敛,擅治民政,太学时常被称为「务实之才」。吕将写道:

「平兄,别来无恙。昔年汝常以‘安民乃治国之根本’为训,今赵氏昏政,百姓困苦,汝必如我般愤懑。舟山郡主仁政爱民,东海治地正需才干之士,汝若肯来,可施展所学,造福一方。昔日同窗情谊犹在,愿汝勿负初心,速至东海。」

致袁经

「经天纬地,才冠群伦。」

袁经通晓经史,素有济世之志,太学时是众人公认的「治国之才」。吕将写道:

「经兄,汝通晓经略,昔年常言‘济世以才,立德为本’。然今赵宋庙堂无清流,奸佞当道,汝之所学无以施展。舟山郡主开辟东海新天地,正招贤纳士,若兄肯来,必能共谋大计,为乱世带来安定。兄之经略之才,不可荒废于此,盼早日来投。」

烛光摇曳,风声更烈,信件的字句已写下,而其所承载的希望与召唤,正在朝着四面八方传递,等待着那些不甘沉沦的士子与志士,投身到这片东方的光明中来。

海风呼啸,远方浪涛拍岸,似乎在为新一年的动荡与机遇奏响序曲。而在这片东海之滨,新的盟友与新的希望,正在悄然汇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