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第五六〇章 五马山信王(2/2)
「其四,」马扩语气稍缓,「臣愿请陛下设一专司,专掌军令传递,事涉军机者,不限时辰,随时上报。」
赵构当即拍案:「好!朕皆准奏。马卿,你可放手施为!」
黄潜善与汪伯彦虽未能阻止,但心中疑虑未消。朝会结束后,两人密议道:「此赵榛是否果为信王,尚有疑点。即便如此,河北之地离朝廷太远,马扩一去,恐难受制。」黄潜善低声说道。
汪伯彦点头附和:「不如先假意支持,再暗中派人监视。若有异动,便可速速处置。」
于是,两人进谏赵构,请派轻骑随马扩渡河,以观察赵榛动静,同时命马扩听诸路帅臣节制,以作掣肘。赵构虽有所不悦,但念及朝局未稳,终究应允。
开封城内,钟鼓声低缓,暮春的风带着些许暖意掠过朱红的城墙。宗泽的留守司府邸却依旧忙碌不休,作为北方抗金的中流砥柱,他的门前每日络绎不绝,尽是为北地战事奔走的文武之士。
管青娘从李彦仙处返回途中,特意路过开封。她身着素衣,未着铠甲,仅佩一柄短刀,一如寻常行路女子。然而,她身份特殊,宗泽见她后立即起身相迎,笑道:「青娘贤姪,妳舟山军在东海抗金立下奇功,老夫闻之心甚慰。今日造访,所为何事?」
管青娘微微一礼,正色说道:「宗父守土开封,实为天下楷模。此来一则问安,二则承诺后续更多钱粮支援,助北地抵抗金贼。」
宗泽捋须大笑,连声道:「好,好!吾儿梦华能有妳这样的左膀右臂,天下大幸。」
管青娘将舟山军自二打辽东之事简略道明,又提及近期北方绿林义军蜂起,皆对宗泽抱有期望。宗泽却叹道:「北方虽多忠义之士,然人心未齐,形势未定。马扩此番来见老朽,乃为奉河北义军之命出使江陵行在,争取朝廷支持。」
管青娘闻言,微微蹙眉:「马扩?可是昔年高俅帐下军师,曾三寸不烂之舌瓦解京东绿林会的那位?」
宗泽点头:「正是他。然此一时彼一时,马扩如今已与河北诸寨共举抗金大旗。」
管青娘若有所思,随即说道:「既如此,小女子愿在此等候几日,欲与马扩一见。既然他愿意反金,此人才干不可轻忽,绿林会或许可以与之合作。」
宗泽笑道:「贤姪目光长远,正合老夫之意。既如此,老夫便做东,促成此会。」
数日后,马扩从赵构处返回途经开封,入城时见宗泽府邸门前悬有舟山军的日月旗帜,心中颇感诧异。拜见宗泽时,宗泽朗声笑道:「马都管,此行辛苦,老夫今日替你引荐一位贵客。」
马扩抬头,却见一位英气勃发的年轻女子缓步而来,虽身着素衣,却难掩其锐气。宗泽笑着介绍道:「此乃北海商行的管老板娘,梦华的心腹之一。」
马扩微微一怔,拱手行礼:「原来是管娘子,久仰舟山军威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管青娘还礼,随后开门见山:「马都管大名在外,小女子今日冒昧相见,乃因绿林会欲与河北义军合作,须得先得都管首肯。」
马扩一听「绿林会」三字,神情微变,苦笑道:「绿林会?管娘子不知,当年在下正是摧毁第一代京东绿林会之元凶。今日此言,实令我惭愧。」
管青娘微微一笑:「昔日各为其主,如今大敌当前,此一时彼一时。都管弃官落草,与河北义军共举大义,便是殊途同归。我舟山军同样愿为抗金之事,放下旧怨。」
马扩闻言,沉吟片刻,拱手道:「娘子之言令我感佩。绿林会若真心抗金,河北义军自然愿与贵军携手同心。但不知北海商行具体所求为何?」
管青娘正色道:「北海商行如今在两河已有多家朋友,急需兵甲钱粮。舟山军虽远在东海,亦愿倾力相助,但更需都管协调河北义军,与我们建立互通有无的联防体系,合力绞杀金贼。」
马扩听罢,长叹一声:「娘子所言极是。此事关乎中原存亡,马某不敢推辞。」
当晚,宗泽设宴款待二人,席间三人共商抗金大计。宗泽抚掌说道:「马都管、绿林会、舟山三股义军若能联手,则北地局势必可扭转!此事至关重要,青娘贤姪与马都管须速速行动。」
马扩点头:「宗公所言极是。待我返五马山后,定召诸寨共议,立下盟约。」
管青娘亦道:「北海商行必当全力支持,后续钱粮军械当陆续送往河北各寨。但请都管告知贵方具体所需,以便分配。」
马扩举杯,郑重说道:「今日得宗公与管娘子相助,五马山义军感激不尽!待破贼之日,必共庆此功!」
管青娘举杯回敬,眼中闪过一丝凌厉:「那便愿早日迎来此日!」
次日清晨,管青娘辞别宗泽,继续赶回青岛,而马扩则北渡黄河,重返真定。二人虽未再言,但心中均知,这场合作或将改变北方抗金的大局。
开封城外,宗泽目送两人离去,感慨万千:「天下忠义之士,虽各起于草莽,然同归于大义。若能齐心协力,则金贼何惧!」
马扩随即率麾下五百人渡河,兼带军械银两,日夜兼程赶回五马山寨。渡河北岸时,他将黄潜善派来的轻骑置于军中,暗中加以防备,并与赵邦杰通信,预作应对。
当五马山寨得知赵榛被封为「河外兵马都元帅」,马扩为「元帅府马步军都总管」后,山寨上下欢腾一片。赵榛将旨意昭示全军,士气更加高涨。
赵榛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北方,对马扩说道:「有朝廷相助,义军再添生机。下一步,便是广邀群雄,扫荡贼军!」
马扩拱手道:「殿下,此战成败在于速。请殿下速定大计,臣愿为先锋!」
赵榛点头:「好!河北一带的忠义之士,当共同兴起。」
此时的五马山寨已然成为河北抗金的中流砥柱,然而,金军的反扑却正在暗中酝酿。北风卷起沙尘,乱世烽烟未散,而抗金之火,却愈燃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