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芳明1128 > 第565章 江原会战

第565章 江原会战(1/2)

目录

永乐九年初,南高丽的北伐之势如同秋风扫落叶。随着开京光复,北高丽的势力被大幅削弱,北高丽在南方的突出部江原道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这片群山连绵、地势复杂的地区,是北高丽与金国在半岛南方的战略支点,同时也是高丽国迈向彻底收复北方的重要目标。

十九岁的王楷亲自主持此次北伐。他在汉阳动员南高丽几年来交好明海商会休养生息积累的十七万兵力,计划从西、南两个方向对江原道实施夹击:他的姨父朴孝廉率军自南方三道九万厢军北上向江原道西南部进攻;舅舅李公仪则率主力禁军自开京东进,直指江原道核心区域。

江原道南线是连接高丽南部与江原道核心地区的门户,主要城池春州与原州分别控制着战略要道与山脉通道,是金军与北伪军的重点防御区域。南高丽军统帅朴孝廉率部北上,目标是肃清南线伪军据点,与西线军形成合围之势,全面收复江原道。

朴孝廉的大军正沿江原道南部的险峻山路行军。前锋探马来报:「敌军有动静私密达!正红旗的金军和两红旗的北伪军正在山口处布阵,似乎试图阻击我军前进私密达。」

朴孝廉闻言冷笑一声:「金虏借地利设伏,但兵力有限,我军士气正旺,无惧于此!」

他立刻下令分兵两路,一路正面牵制敌军,另一路由山间小道迂回,准备对敌军侧翼发起突袭。南高丽军擅长山地作战,这些士兵多为当地百姓出身,对山路极为熟悉。

黄昏时分,战斗打响。正红旗的金军和北伪军利用山口的地势进行顽强抵抗,但南高丽军的侧翼突袭如雷霆般降临。敌军阵线迅速崩溃,朴孝廉乘势追击,将金军一路赶往江原道腹地。

春州是南线的第一个战略重镇,由伪军两红旗部队约三千人驻守,金军正红旗提供少量骑兵支援。城池虽小,但依山而建,易守难攻。朴孝廉为避免消耗过多兵力,决定采取速战速决策略。

他首先派出斥候部队深入山林,侦查敌军的布防情况,同时以小股骑兵佯装主力,吸引伪军注意力。与此同时,命一支精锐部队绕过正面防线,从城东的密林中突入敌军后方。

二月五日朴孝廉选定夜间行动,命精锐步兵携带轻型攻城器械悄然逼近城墙,佯攻队伍则在城西大张旗鼓地制造声势,扰乱伪军防御重点。

夜深时分,东侧奇袭部队成功攀上城墙,将城门打开。主力部队趁机突入,伪军仓促应战,指挥失当,兵力迅速崩溃。南高丽军仅用半日便完全控制春州,歼灭伪军两千余人,其余俘虏全部投降。

春州之战的迅速胜利,为南高丽军赢得了进一步推进的时间,同时对伪军造成极大心理震慑。

原州是江原道南部的关键要地,不仅地势复杂,而且金军正红旗驻军人数较多,由猛安详稳徒单高领率领五千余兵力防守,北高丽伪军亦有一支万人规模的部队协同防御。

朴孝廉在春州取胜后迅速北上,兵锋直指原州。他清楚城防坚固,不宜贸然强攻,遂采取围困战术,切断敌军的粮道与补给线,同时不断骚扰敌军外围,消耗其士气与战力。

二月十五日朴孝廉派遣使者向北伪军高丽镶红旗首领朴允发出招降信,许诺归顺者可保全家族,并强调金军一旦失利,伪军将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朴允原本对金人心怀不满,经过反复权衡,暗中与南高丽军达成协议,准备战时倒戈。

十月十七日,朴孝廉派一支轻骑兵队佯装主力,从原州南门发起试探性进攻,引诱金军分兵防御。就在此时,高丽旗伪军突然倒戈,将北门打开,迎接南高丽军大队人马入城。

金军顿时陷入两面夹击的局势。徒单高领试图组织反击,但内部失控,士卒大多被俘或战死,他本人在突围时被乱箭射杀。

原州战役结束后,南高丽军迅速整顿战果,释放被迫为金军效力的本地百姓,将俘虏中的伪旗军剪辫遣返回乡务农,同时对忠于金人的高丽旗俘虏严加审讯,处置叛逆分子。

春州与原州的相继失守,使金兵在江原道南部的防线全面崩溃。南高丽军不仅彻底肃清了金军与伪军在南部的势力,也为进一步北上、与西线军在江原道核心地区会师奠定了基础。

朴孝廉随后分兵驻守两城,并命工匠加固城防,为高丽军巩固战果、保障后勤补给创造了有利条件。

南高丽西线军由李公仪率领,自开京向东目标是收复战略要地交州。这座城池是江原道西线的重要枢纽,控制着通往江原道腹地的道路。金军正红旗一支千人骑兵队驻守交州,伪军两红旗部队约五千人驻守周边地区,由金军猛安详稳潘朮古敦宁指挥。

交州城南部的雉岭,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也是金军设伏的重点。李公仪派出斥候侦查,发现敌军在山道两侧埋伏了两红旗伪军,企图截断南高丽军的补给线。他当即调整部署,命先锋部队正面牵制,同时派一支山地部队从雉岭东侧的密林迂回至敌军后方。

十月十二日,雉岭战斗打响。先锋部队佯装试探性进攻,伪军中路出击时,却遭到山地部队的背后奇袭。敌军腹背受敌,阵脚大乱,伪军主力被歼灭,余部向交州溃逃。

李公仪率大军迅速占领雉岭,切断了交州与溟州的联系,为后续战斗奠定了基础。

二月十五日,南高丽军抵达交州城下。潘朮古敦宁凭借城池坚固,企图死守待援。李公仪则采用围而不攻的策略,他命人封锁城外水源,并派出骑兵骚扰城内补给线,断绝城中粮草。

与此同时,他还命使者前往城中,向伪军首领金弼勋宣示:「金?:女真人无信,北伪军为其效命,不过是弃子罢了。高丽复国大业,乃顺天应人之势,归顺者可保全宗族,不归者将同北伪俱亡私密达。」

金弼勋原本对金人心怀怨恨,又见南军攻势强劲,士气高昂,便暗中与李公仪联络,答应于城破之时倒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