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芳明1128 > 第571章 金工院

第571章 金工院(2/2)

目录

「换铁筒。」谢福指挥道,「竹木虽轻,但耐不住火药之力。」

第二次试验,改用铁筒后,爆炸力大幅提升。然而,由于装填技术尚不成熟,火药燃烧不均,威力并不稳定。谢福皱眉深思,随即提议:「加上导火索,调整火药比例。」

经过数十次试验,终于制造出一种改良的铜制炸壶,比最初的陶瓷夜壶威力更强,且可安全投掷。与此同时,初步的火箭也取得成功,能够飞行十余丈,点燃目标物。

为测试新式火器的实战效果,完颜宗翰亲自挑选了百名勇士进行演练。他们学着舟山军的战法,在模拟的阵地上掩护投掷炸壶和发射火箭。爆炸的烟火声在演练场上此起彼伏,浓烟弥漫。

完颜吴乞买亲临演练现场,见到一座模拟的营口棱堡被炸壶炸塌一角,火箭点燃了假设的木制攻城塔,他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

「不错!虽还未如舟山军火器那般精准,但已可用于战场。」他转向完颜宗翰,沉声说道,「这些火器,将是我们对抗舟山海寇、平定南朝残宋的利器。传令下去,火器研究所需的材料、人力,不得有所耽搁。」

回到帐中,完颜吴乞买翻开那本《鹿鼎记》,思索良久后,对完颜宗幹说道:「这书中所言,郑家最终是被大清的强大国力与火器碾压。舟山军虽强,终究也是一群偏安于海上的寇匪。只要我们稳扎稳打,灭宋后据有整个中土之人力物力,深挖火器之利,不出十年、二十年后,他们必然如郑家一般,不堪一击。」

完颜宗幹深深作揖:「陛下英明!如此,则残宋可灭,舟山海寇亦不足虑。」

行宫外的风吹过,仿佛预示着一场全新的战争将要到来。这场战争,不再仅仅是刀剑的碰撞,而是火与铁的较量,技与智的比拼。大金的未来,已然踏上了新的道路。

数日后,完颜吴乞买召见谢福、拓俊京以及完颜宗翰等重要臣属。他挥手展开一幅从开封掳来的地理图,指着燕京的位置说道:「燕京,乃我大金南控宋土、北接草原之要地。此处不但可集天下工匠,还能汇聚辽东、河北的资源,方便调度材料与技术。朕决定设立‘金工院’,以此为大金未来之兵器源泉。」

谢福和拓俊京立即跪下叩头,谢福说道:「陛下圣明!燕京四通八达,又有燕山可采石,近渤海可运铁,乃设立工坊的绝佳之地。」

完颜吴乞买点头,目光炯炯地扫过众人:「谢福,尔精通工艺,熟知舟山军的奇器;拓俊京,尔深谙火器的运用与战场之道。两人同赴燕京主持金工院,一切所需,尽管向朕开口!」

拓俊京拱手领命,略带犹疑地说道:「陛下,若要成大器,恐需更多技艺精湛的工匠,而这些工匠……」

吴乞买冷哼一声:「朕早已命粘罕勃极烈将开封的匠人尽数送往燕京。舟山贼掉下的那些零件、弹壳、啞弹也一并送去供你们研究。只要能打造出胜过舟山军火器的兵器,无论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朕都愿意!」

两个月后,谢福和拓俊京率队抵达燕京城。此时的燕京,虽已被金军占领多年,但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尚未展开。金工院的选址定在城外一片依山傍水的空地上。这里靠近采石场,运输便利,又有大量废弃的宋朝民居可供拆卸,正是理想的起点。

金工院初期的任务是搭建基础设施。谢福亲自指挥开封的匠人用千山石灰岩烧制水泥,迅速建造起一批工坊和熔炉。拓俊京则负责招募开封来的铸造师傅,设立火药实验场地,同时将舟山军的遗留零件分类存放,供专人研究。

「这便是舟山军的火器零件。」谢福捧起一个铜质弹壳,沉声说道,「看似粗陋,却蕴含巧妙的构造。」他一面观察零件的螺纹,一面对拓俊京说道,「若能逆向推测出他们的制作方法,咱们的大金天兵便能比肩甚至超越舟山贼人!」

拓俊京点头,但也提出了隐忧:「谢林牙,这火器非同小可,若稍有不慎便会伤及自身。需不需再招募一些胆识过人的匠户进行专门的火器试验?」

谢福思索片刻,点头应允。

数周后,金工院迎来了第一批研究成果。谢福成功复制出一种粗糙的火炮,但其威力远逊于舟山军的原型。他意识到问题出在火药的配比和壳体设计上,随即召集开封的火药师傅与铁匠,日夜改良。

与此同时,拓俊京在观察舟山军火器的啞弹时发现,这些零件上的弹簧和燧石击锤有着复杂的结构。他大胆猜测:「这些构件或许是用来激发火药的机制。」

为了验证这一猜测,他指挥工匠用铁片模仿击锤结构,结果在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引爆一枚火药。「果然如此!」拓俊京兴奋地喊道,「这便是舟山军火器的精髓!谢林牙,我们若能将此技艺推广到弩机上,或可造出一种新式兵器——火药弩!」

当燕京金工院的消息传回辽阳时,完颜吴乞买龙颜大悦。他命令完颜宗翰加派人力物力,全力支持金工院的研究。同时,他也向南宋和舟山军治下发出了暗中探子的指令,搜集更多关于火器与工艺的情报。

「舟山女贼虽强,但终究是一支海寇。朕若富有天下之财力与人力,区区一群乱民焉能久抗?」吴乞买看着手中的《鹿鼎记》,缓缓说道,「以舟山军为引,朕的大金将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兵器体系。他日灭宋、破贼,指日可待!」

燕京的夜空中,金工院的炉火熊熊燃烧,工匠们的叮当敲打声不绝于耳。一场关乎大金命运的技术革命,正悄然展开。

与此同时,远在营口棱堡内的舟山军,或许还未曾察觉,他们所倚仗的技术,已在金国的大地上悄然开花结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