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芳明1128 > 第617章 杜充决河

第617章 杜充决河(2/2)

目录

杜充得知洪水阻敌有功,竟沾沾自喜,对幕僚夸口道:「敌兵胆寒,正是吾英明之策所致!」然其未曾料想,此举虽暂时解了开封之围,却酿成千古难平之祸。

黄河泥沙俱下,倾泻而下游,淹没京东西路、淮南东路数百里良田沃土。城镇村庄皆成泽国,房屋漂浮,禾苗尽毁,百姓哭声震天。洪水未退,疫病又起,尸体沿河漂流,腐臭弥漫。更有数千万难民四处逃荒,无衣无食,哀鸿遍野。百姓咒骂道:「杜充一掘,生民尽绝!」

黄河决口,自滑州而下,淮水泥沙淤塞,水系毁坏,田园难复。淮南、两京之地,生民流离,或溺水,或饿殍,或疫死,死者不可计数。谓之‘两淮泽国’,生民鱼鳖之祸也。

杜充对灾民之祸置若罔闻,仍坚信此策为「功在社稷」。其部将秦光弼、张德等对此深感不安,却无力改变。秦光弼私叹道:「黄河一决,国本伤矣,留守但见一时之利,未思万世之害。」张德则怒而不语,暗自思量:「此非长久之计,大宋根基毁于此役,恐再难复兴中原。」

自此之后,黄河泥沙淤积日益严重,淮河水道尽毁,富饶的中原沃土成为沼泽泥滩,往昔「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盛景再难重现。

而岳飞护送宗泽灵柩,过陈州南行。是日午后,天气突变,西北阴云如墨,风雨大作。忽有士卒慌乱奔来,跪地禀道:「禀统制,滑州黄河决口,洪水直扑而来!如今离陈州不过三十里,水势汹涌,恐避无可避!」

岳飞闻言大惊,跃马登高,远眺北方,只见滔滔黄河如巨龙脱困,挟泥沙滚滚而下,所过之处,村庄漂没,农田尽毁,百姓哭号连天。岳飞面色铁青,勒马而立,喃喃道:「杜充此举,果真一念断江山啊!」

黄河水势迅猛,夹带着断木瓦砾,裹挟着村落牲畜,直逼陈州。岳飞命令部队迅速撤离,将百姓收容至高处,但望着滔滔洪水,他深感无力。守护家国的壮志豪情,在这一刻被黄河的浊浪无情冲刷。岳飞孤立于堤上,黄河怒吼如雷,他却一言不发,眼中透出掩不住的悲凉。

他缓缓坐下,任凭风吹乱了发鬓,泥水溅湿了铁甲。思绪不禁回到了数年前,那段与舟山军共操练的日子。在邢州秋高气爽的原野上,百花营的旗帜飞扬,舟山军的军鼓雷鸣,而那一曲特为岳家军所作的歌声,仿佛又响起在耳畔: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

岳飞轻声哼唱,音调微颤,声音愈来愈低。猛然间,他想起当初方梦华送这曲子时的神情,那是一种隐隐的忧伤与笃定。他曾不解,为何这位向来爽朗的小师妹,在赠歌之时,竟似含泪?那句歌词「心似黄河水茫茫」,是否早已预示了今日之灾?

「梦华……妳早已知道这一切吗?」岳飞喃喃低语,抬头望向苍穹。黄河水茫茫奔流而下,正如歌词中那股苍凉与不息。他猛地站起,手扶长枪,双目直视洪流,仿佛要透过眼前的灾难,看向遥远的未来。

岳飞握紧枪柄,内心痛苦不已。几年来,他无数次仰望北方,誓要收复失地,将靖康之辱洗雪。然而此刻,他却明白,即使金兵未到,黄河这一刀,已经割断了宋人收复中原的希望。

「马蹄南去,人北望……」岳飞的声音在风雨中低沉喑哑,「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他喃喃重复着这句词,神情渐渐坚定。「梦华,妳若在此,必不愿见我迷惘。今日之灾,虽肝肠寸断,然不为此国,他人为之乎?」

他收敛思绪,转身策马奔向营地,传令道:「将士们,收容百姓为先,行军道路改道西南,务必保全宗公灵柩!既然黄河决,北望暂不可为,便退守江汉,积蓄力量。他日再雪今日之耻!」

身后洪水滔天,淹没原野,夹杂着北望的苍凉与悲壮。岳飞挺立于黄河边,虽悲天悯人,却不改初衷。他的眼中燃起了一丝新的光芒,正如滔滔洪流中顽强浮现的那片残舟,昭示着一丝微弱却坚韧的希望。

目录
返回顶部